当毛孩子用湿漉漉的眼睛盯着你要抱抱,用小爪子扒拉你求陪玩时,你肯定想不到,藏在它们圆滚滚身体里的小小心脏,正默默扛下所有——支撑着每一次疯跑追球,每一次撒娇蹭腿。 可你知道吗?对老年毛孩子和某些“玻璃心”品种来说,心脏疾病就像个潜伏的“隐形杀手”!从常见的瓣膜老化到天生的心脏小缺陷,一旦发作没及时管,可能分分钟威胁毛孩子性命。而宠物心内科专科,就是为毛孩子脆弱的“心”灵筑起防线的超级英雄! 头号敌人:瓣膜病,中小型老年犬要警惕! 像博美、贵宾、吉娃娃这些萌萌的中小型犬,8岁以后特容易遇上“二尖瓣粘液瘤样退行性病变(MMVD)”。简单说就是心脏的二尖瓣慢慢失去弹性,关不紧了。一开始可能就偶尔咳两声,主人还以为是呛到了,到后来会变成肺水肿、喘不上气,严重了还会左心衰竭!但有心内科专科在就不怕!医生会盯着病情变化,搭配吃药和生活调理,不少毛孩子就算得了这病,也能舒舒服服再陪主人好几年~ 猫咪&大型犬要防:心肌病! 没错,有个难缠的对手是心肌病,分“扩张型(DCM)”和“肥厚型(HCM)”。杜宾、拳师这些大块头狗狗,容易遇上扩张型心肌病,心脏会变大,收缩力变弱;而缅因猫、布偶猫这些长毛美人,更要小心肥厚型心肌病,心肌变厚挤得心腔变小,血液都没法好好流。这病早期超“伪装”,心内科医生能从“毛孩子不爱动了”“玩一会儿就喘气”这些小细节里揪出问题,再用专业检查锁定病情。 除此之外,心丝虫、天生的心脏小缺陷(比如动脉导管没闭)、心肌炎这些问题,也都在专科医生的“管辖范围”里。不管是刚满月的小奶狗筛查先天问题,还是十几岁的老年猫管理慢性心脏病,都能拿到量身定制的方案! 专科“硬实力”:设备够牛,医生够懂! 要给毛孩子看心脏,“精准”俩字是关键!这背后离不开超给力的设备和超懂毛孩子的医生~ 首先得提心脏彩超,就像给心脏拍“高清电影”,心脏结构、瓣膜动没动、血流顺不顺,全都看得清清楚楚。还有心电图,专门抓心脏电活动的小异常,比如心律不齐、心肌缺血。要是毛孩子突然晕倒、喘气急促,做个心电图,能快速排查是不是心脏出了问题。另外,医生还会测血压、查血液里的“心脏标志物”(比如BNP),多方面一起判断,“漏诊”“误诊”。 比设备更重要的:医生懂宠物的心!它们不会说话,全靠医生从主人的描述里“抠细节”——“它最近偶尔不爱动”“晚上会咳两声”,再结合检查结果病情,才能给宠物定制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真实案例来了! 看专科医生怎么救毛孩子的“心”! 在闵行区瑞禧派特宠物医院,有位让家长们超安心的“毛孩子守护者”——蔡红光医生。去年年初,16岁的泰迪Carey被主人抱着来看病。主人说,Carey最近总半夜咳嗽,走几步就喘气,体重也掉了不少。蔡医生给它做了心脏彩超,发现Carey的二尖瓣已经严重老化,反流到了最严重的4级,左心房也变大了,还出现了早期肺水肿!考虑到Carey年纪大了,蔡医生“吃药+管生活”的方案三个月后复查,Carey居然不咳嗽了,心脏大小也稳定了,甚至能跟着主人散步半小时! 还有一只刚生下来的边牧小奶狗,体检时发现“动脉导管未闭”——天生的心脏小缺陷引发心衰。蔡医生先用药物控制,等它满月,联合外科团队做了结扎手术。术后随访半年,小狗心脏功能完全恢复,现在成了家里调皮捣蛋的“小霸王”! 其实这样的案例在蔡医生团队里很常见。不管是给老年犬调药,还是给怕检查的猫咪设计低应激流程,始终将“毛孩舒服、主人安心”放在首位。现在越来越多像蔡医生这样的医生深耕这个领域,相信那些被心脏疾病威胁的毛孩子,都能拥有更长久、更健康的陪伴,而人和毛孩之间的感情,也会越来越深。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