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三,是黄浦区复兴东路第三小学的“无作业日”,也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书包留校日”——这天,倡导小朋友把书包留在学校里,放学后,全身心投入以“户外日、家庭日、梦想日”为主题的各类实践活动中。
每周三放学前,学生会提前整理书包,存入个人储物柜,走出校门,真正做到“身体轻下来、心理松下来”。那么,书包不带回家的“无作业日”,是否意味着“无所事事”?学校着力于“减”之后的“增”:将这一天创新升级为融合“家庭日、户外日、梦想日”的“一无三有日”,把时间还给孩子,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索、亲子陪伴与社会实践中全面发展综合素养。
很快,孩子们在“无作业日”里交出了别开生面的“花式答卷”。拥抱自然、强健体魄的“户外日”里,运动小将们挥洒汗水,体验运动的快乐;科学小侦探们深入社区公园,用笔和镜头记录季节变化,完成自然观察报告。体验亲情、共享劳作的“家庭日”中,亲情成了最温暖的港湾:亲子共读一本书、每周探望老人的日子从周末一次增加到周中、周末各一次;帮爸爸妈妈做晚饭、饭后一同在社区散步……而点燃理想、探索未知的“梦想日”,则是每个孩子追逐梦想的专属时间,可以尽情发掘、探索有益的兴趣爱好,在热爱中收获成长与快乐。
校长季峻岭告诉记者,从“减负”到“赋能”的“无作业日”实践,将学习时空从校内延伸至家庭与社会,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亲近自然、强健体魄、增进亲情、发展志趣,突破传统作业形式,推动学生学习方式从知识积累向核心素养提升的转变。“当教育将目光从单一分数投向更广阔的生命成长时,就是在为孩子们的未来绘就最绚烂的幸福底色。”
记者 / 王菁
编辑 / 宗哲麟
图片 / 复兴东路第三小学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1. 温暖在“升温”!上海国际光影节·黄浦又一重磅活动举行
2. Z世代+媒体=?这场大赛给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