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上午,基地内稻谷飘香,密实饱满的稻穗在阵阵微风吹拂下沙沙作响。伴随机器轰鸣,多台收割机在田地里来回穿梭,农机手熟练地驾驶着收割机,收割、脱粒、秸秆还田、稻谷装车一气呵成。俯身稻田,只见田垄沟渠内,体型肥硕的小龙虾舞动螯钳,甲壳透亮,活力十足。基地负责人章辉强表示,由于今年抽穗扬花期高温天气不多,今年新米产量较往年有所上涨,亩产量可达300至500公斤。
水稻于水中茁壮成长,虾在稻株间自在游动,构成了互利共生的农业生态模式。今年是章辉强种养稻虾米的第8个年头。“虾稻共作”模式下,稻田的浅水、活水环境为小龙虾提供了杂草、浮游生物等充足的天然饵料,而小龙虾的排泄物又能为水稻生长提供优质的有机肥料。相比于传统稻田,基地内的稻虾田土壤肥力更足,化肥使用量仅需普通稻田的一半。培育出的小龙虾鲜嫩肥壮,稻米口感软糯清甜,实现了“一水两用”的粮渔双赢。
此外,基地根据养殖周期,于每年4至6月开放小龙虾垂钓等体验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土地收益。“水稻收割完以后,我们即将进行龙虾下苗。经过改底补菌、水草植种等手段仿生态养殖后,再放入垂钓塘,面向市民开放垂钓体验。每年垂钓体验人数可达4-5万人,田地平均产值在2000元左右。”章辉强介绍道。
目前,首批虾稻米仍在收割期,经过烘干加工等环节后,预计将于9月下旬正式上市,5公斤装售价65元,10公斤装售价120元。得知新米上市,不少新老顾客前来提前预定选购,新米预定量已达7余吨。
记者:沈思韵 刘青
编辑:周加姚 张小小
审核:周样波 周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