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庆、中秋双节临近,上海消费市场迎来了时令消费品的供应高峰。记者近日走访市场了解到,当前梭子蟹正处较佳尝鲜期,今年产量同比大幅提升;此外,大闸蟹将于 9 月 25 日前后大批上市,接棒市场主角;水果市场则以丰产、价低为特点,为市民节日采购提供丰富选择。
梭子蟹供应量较去年同比增长 20%
眼下,东海开海后的梭子蟹已成为水产市场的 “主角”,不仅肉质饱满,产量更是迎来丰收。记者从上农批获悉,今年梭子蟹整体供应量较去年同比增加 20%,部分商户反馈同比增幅不低于 10%,充足的货源让市民得以尽兴尝鲜。
这一丰收态势主要得益于天气利好。据上农批水产管理部区域主管王为民介绍,去年因台风频发,20 余天无法出海捕捞,严重影响产量;而今年台风数量减少,捕捞作业顺利,东海、黄海、渤海全面开海后,梭子蟹持续稳定供应。目前梭子蟹正值口感最佳时期,相较于 8 月开海初期的 “尝鲜款”,如今的梭子蟹肉质更紧实,鲜味更浓郁,成为双节前夕性价比颇高的海鲜选择。
品质方面,今年梭子蟹的肥度明显优于去年。从事水产批发的胡老板告诉记者:“去年极端高温天气多,10 只梭子蟹里也就五六只有肉,今年则空蟹较少。” 家住周浦的市民李先生专程来上农批采买梭子蟹:“虽然蟹肉质地比本地蟹松散,但蒸出来鲜得很,本来海水就有咸味,都不需要加什么调料,这里的价格也相对便宜。”
不过,随着双节临近,梭子蟹的供应和价格也将出现一些变化。胡老板告诉记者:“浙江的梭子蟹捕捞船已从启东码头返回,仅剩下启东本地渔船作业,产量一天比一天少,价格也会随之上涨。8 月 6 日梭子蟹刚上市时批发价 1 斤只有 10 元出头,现在整筐批发价已高达 1 斤 43 元。” 据保守估计,到国庆节期间,梭子蟹批发价预计最少涨至 1 斤 50 元出头。
除了备受欢迎的梭子蟹,随着 9 月 15 日全面开海,海鲜市场也迎来了供应旺季。黄鱼、带鱼、鲳鱼等也大量上市,还有墨鱼、鸡冠虾等小品类,极大丰富了市民的餐桌。
大闸蟹 9 月 25 日将大批上市
作为双节餐桌上的 “重头戏”,大闸蟹已进入上市倒计时。据了解,上农批的商户已启动清理筹备工作,为品种转换做足准备,力求让市民在节前吃上 “第一口鲜”。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大闸蟹主要为北方蟹。其中,以黑龙江大庆蟹为代表的北方蟹于八月中旬已上市,虽个头偏小(重量仅 1.6 两左右),但品质优良,肉多、满黄满膏且鲜味足,不过当前已临近下市。北方蟹下市后,以江苏蟹为代表的南方蟹将接档,预计 9 月 25 日左右大批上市,而此前从 5 月份开始售卖的 “六月黄”,已随北方蟹上市逐步退出市场。
价格方面,当前北方蟹因品质好、供应量相对较少,价格偏高,1.6 两规格批发价约 40 元 1 斤;国庆节前南方蟹上市初期价格会偏高,2 两左右的母蟹批发价预计 30 至 40 元 1 斤,4 两左右公蟹批发价 20 至 30 元 1 斤。国庆期间母蟹将进入最佳赏味期,随着国庆中秋双节过后,价格则将逐步下降。
品质上,今年的大闸蟹也是整体优于去年。一方面,今年天气条件适宜,且闰月使南方蟹养殖周期变长,生长更充足;另一方面,今年大闸蟹普遍个头更大,3 至 4 两公蟹数量较多,甚至有七八两大规格蟹,蟹黄蟹膏含量也更高。
水果量足价优 市民可轻松实现 “水果自由”
水果作为节日餐桌上的 “常客”,随着双节临近也迎来了消费旺季。今年的双节消费市场水产量足质优、水果产丰价低,既是天公作美,也有市场竞争的因素,既能满足消费者对新鲜食材的追求,也契合了节日团聚的消费需求。
热门时令水果方面,产地直供的鲜果成为农贸市场的主流。据上农批水果批发商沈老板介绍,近期新上市的四川汉源野生苹果、四川会理石榴、陕西大荔冬枣、福建漳州三红蜜柚,以及秋月梨等均已上市,其中野生苹果是今年新到的第一批货,因光照足、果味浓郁深受市民认可;冬枣、苹果及梨则凭借应季口感,当前销量稳居前列。国庆节期间,冬枣、石榴与苹果将进入最佳食用期,成为节日消费热门。
据上农批果品粮油部经理助理王夫国介绍,今年水果主产区 “风调雨顺” 促成丰产,西瓜、葡萄、梨等品类均实现增产。与此同时,很多水果品类因种植面积激增、供大于求导致今年的批发价格特别 “亲民”,和往年同比大幅下降,部分品类甚至价格 “腰斩”。
批发商沈老板告诉记者,秋月梨批发价从去年每斤 6-7 元降至 2-3 元;一箱 8 斤装的高品质冬枣去年价位在 80 元左右,今年只需 35 元;阳光玫瑰更是从 “水果中的爱马仕” 沦为 “普货”,批发价每斤低至 2 到 3 元。正在采购水果的市民赵女士也告诉记者:“花同样的钱,今年能买到比去年更多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