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可亲,万家皆暖。在嘉定这座充满活力与温情的城市里,每一盏亮起的灯火背后,都藏着一个关于热爱、奋斗与坚守的故事。它们或许平凡,却因真实而动人;或许微小,却因汇聚而璀璨。
“万嘉灯火”,我们撷取其中几盏,一起来看嘉定人认真生活、努力追梦的动人模样。
“妈妈,快看我做的糟卤虾,今天试了新配方,我这手艺是不是快赶上你了?”晚上九点半,嘉定北虹桥微领地青年社区宿舍内,暖黄的灯光下,“95后”小伙儿刘威套上宽松的白T恤,像往常一样站在灶台前,开启私人限定版“深夜食堂”。
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冰糟卤,成了刘威结束一天忙碌工作后最踏实的“疗愈时刻”,“晾凉放冰箱,明天给同事带一点。”他告诉妈妈。手机那头,远在河南郑州老家的妈妈笑着叮嘱他少放辣椒、注意养胃。
脱下制服,刘威是自学成才的“小厨”;穿上制服,则是一名北虹桥微领地青年社区的管家。情绪稳定、认真靠谱,无论是楼道堆物、自习室占座,还是突发噪音投诉,他总能笑脸相迎,有条不紊地处理。
尽管事情琐碎、节奏快,毕业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刘威却非常享受现在的工作,“我喜欢和人打交道,前台虽小,却是连接整个社区和住户的桥梁。帮出差邻居暂收快递收到的一句‘谢谢’,协调报修后他们舒展的眉头……这些细小的事拼在一起,就是我最大的获得感。”
刘威(右一)
在刘威眼中,工作日的夜晚就像拆“盲盒”。日常巡楼时,他总会在共享厨房、公共自习室,遇见许多“熟悉的陌生人”,然后跟他们聊上几句。
在这里,有人放弃互联网大厂的offer,选择做自媒体,只因“想每个夜晚都快乐地为自己加班”;有人白天是培训老师,晚上则全心投入嘉定本地的流浪宠物公益项目……这些同龄人身上那股蓬勃的“拼劲儿”,也时时感染着刘威。下班后除了钻研美食,他也会静心夜读,为自己“充电”,“最近在看《曾国藩家书》,学到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跟住户沟通起来也更顺畅了。”
走出一方前台,刘威的生活同样丰富且鲜活。他爱摄影、爱骑行,最近迷上城市骑行打卡,和社区里几个年轻人组成“夜骑小队”,穿梭于嘉定的大街小巷。
刘威的骑行记录
远香湖傍晚的碎金波光、州桥老街上空的绚烂烟花、上海保利大剧院的橙紫暮色……都被他一一收进镜头。“嘉定真的很好拍,这些路上的风景比当年做的设计稿更生动,更让人有幸福感。”他翻看手机相册笑着说。
刘威的摄影作品
工作之外的刘威始终带着一份对生活的热爱。他的书架上摆着菜谱和相机,冰箱上贴着妈妈手写的秘制酱料配方,床头则贴着书单和周末市集、夜骑活动的日程表。最近他还顺利解锁了本帮红烧肉、毛血旺、手作包子的做法,给身边的朋友尝鲜。
在很多人眼中,“沪漂”生活不易,但刘威却在嘉定找到了保持平衡的“生存法则”。正如他所说:“只要好好工作,认真干饭,培养真正喜欢的兴趣,这座城市就会给你回应。不管什么年龄,都能把自己养得很好。”
通讯员:董红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