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届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于2025年9月19日至21日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昆明国际花卉展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花卉展会,本届展会首次以“6万平方米超级联展”的形式,创新增设咖啡、热带植物和小浆果三大板块的国际联展,共有21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508家企业参展,法国、荷兰作为主宾国和主产国赴展,这场以花为媒的盛会,为东西部协作注入了美丽动能。
受云南省农业农村厅邀请,上海作为唯一主宾市(省)应邀参展,这透露出双方在面向未来的国际花卉产业发展趋势下,双向赋能、深度对话、携手共赢的姿态。这是自1996年沪滇两地建立对口协作关系以来,花卉产业协作中最高规格的一次对接,为促进产业持续升级,协作持续深化作了新的铺垫,也是全国花卉产业链在生产地与消费地协同升级的缩影。
近年来,云南花卉产业强势崛起,与上海花卉科技影响力释放共生相伴。展会数据显示,2024年,云南花卉种植面积稳定在近200万亩,鲜切花年产量达200亿枝以上,产销量连续31年居全国第一,正成为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第一大省,世界三大花卉产区之一。上海花卉消费蓝海激发了云花入沪的热情。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友铭在开幕式的致辞中提到,1990年,上海花卉良种试验场技术员在昆明呈贡斗南村种下的50亩康乃馨试验田,如今已成长为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中国鲜花第一村”。上海以主宾省赴约,是沪滇协作30载“花开两地”的深情续写,是中国花卉产业“东西互济”的生动实践。
当下,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在花卉科技协同创新上,全面步入战略合作期;“上海企业+云南资源”“上海研发+云南制造”“上海市场+云南产品”“上海总部+云南基地”多种产业协作模式,涉及上海11家龙头企业的17个项目,覆盖云南昆明、普洱等6个州市。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展区以“better flower better life”为主题策展,向云南主产区展示出上海花卉积极打造种业创新极、智慧生产极、消费引领极“三极突破”的产业新生态。展陈巧妙融入了都市花卉文化特色,作为全国花卉主要消费地之一,突出了在多元花卉消费生活、国际前沿设施装备、花卉种源科技创新等三大优势,也将上海国际花卉节、上海花园节等丰富多样的花事文化氛围,传递至春城。
上海展团中上海种业、源怡种苗、虹华园艺等国际化花卉种苗企业及国内花卉龙头企业,集中展示了233个特色花卉新品种、新产品,包括鲜切花、盆花、花卉资材及创新花卉应用衍生品等。像藏红花面霜、面膜等化妆品,以及百合粉等饮品,这些赏食两用的花卉产品,吸引了许多专业采购商的询问。展品的背后,也反映出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等为主的科研院所,正以前沿科技创新布局本地及国内特色花卉产业,引领都市高品质生活消费的影响。
作为主宾省,上海借助主题研讨、招商推介等,释放出多方面积极信号。
产业协同创新加速。上海“主宾省招商”推介会,被列入本届花展的重要环节。(松江)长三角花卉科创产业园推介提到,“一地资源两地用”的协同理念已成共识,针对都市需求和产业痛点,激活多元消费场景,以终端导向反哺产区,终将实现共赢。上海虹桥花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推介提到,沪滇协作正释放巨大能量,位于青浦的虹桥花谷正努力打造国际花卉综合交易集散中心,今年将开设进博会虹桥花谷花卉馆,希望云南的花圃通过上海走向世界。
花卉贸易往来加强。崇明区向化镇人民政府推介表示,上海唯一国家级“双地理标志”的崇明水仙来自向化,有全国最大的复瓣水仙种植生产基地,诚邀企业参与“一朵花”领航崇明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海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推介人说,金山将全力打造长三角“百里花园”示范地,为花卉产业集群化、跨越式发展创造条件,面向云南引才、育才、留才。
沪滇协作机制深化。沪滇花卉产业发展与合作座谈会上,沪滇两地农业农村、园林、绿化市容等多家单位,围绕花卉产业智能装备、供应链建设、花卉消费场景、产销联动、国际合作、人才联合培养、院校学科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促进合作打下基础。
消费文化互为渗透。来自抖音、小红书、美团闪购、京东鲜花等电商平台也特邀参展,以研讨会专题分享了鲜花产业直播,培育线上鲜花新生态,消费新灵感以及年轻化消费趋势下的产品创新等议题,提出生产端与市场端深度绑定,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的思考。
文:贾佳
图:杜洋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