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儿童医院——
“看看阿拉囡囡,肉嘟嘟的好白相哦。”
很多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辈的老人,认为孩子白白胖胖是有福气的象征。殊不知,这可能是潜伏的健康"杀手"。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具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已经达到30[1],相当于每10个孩子中就有3个面临超重或肥胖问题!这个数字比二十年前增长了近5倍[2],呈现出令人担忧的快速增长趋势。
樱桃医生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揭开儿童肥胖这张虚假的“可爱面具”!
日益严重的儿童肥胖问题
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过去三十年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经历了惊人的增长。从1990年代的不足5%,到2000年代的10%,再到现在的30%,增长速度之快令人震惊。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农村地区儿童超重肥胖率正在以惊人速度赶超城市。这一变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西式快餐连锁店向农村扩展、以及电子产品的普及密切相关。
此外,不同年龄段的肥胖率也存在差异。研究表明,青春期是体重异常增加的敏感时期,这一阶段的儿童青少年的体重管理尤为重要。
那我们该怎么判断孩子是娃娃脸还是超重肥胖呢?
BMI指数与生长曲线图
对于2岁及以上儿童,我们通常采用体质指数(BMI) 来评估体重状况。计算方法是:BMI = 体重(kg) ÷ 身高(m)²。
但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BMI标准与成人不同,需要参照年龄和性别特定的生长曲线来判断:
健康:5th ~ < 85th百分位
超重:85th ~ < 95th百分位
肥胖:≥ 95th百分位
除了BMI,腰围测量也是重要的辅助指标。腰围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儿童腰围的90百分位,提示孩子可能存在中心性肥胖[6],这种类型的肥胖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非常密切。
家长可以定期为孩子测量身高体重,并记录在生长曲线图上,动态观察孩子的生长发育趋势。如果孩子的BMI百分位数值持续快速上升,即使目前还未达到超重标准,也需要提前干预做好预防。
可爱面具下的“可怕杀手”
家长朋友们必须重视儿童肥胖所带来的诸多健康风险:
1. 立即性健康影响
相较于正常体重儿童,肥胖儿童更容易出现呼吸系统问题,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些孩子夜间打鼾的情况更为常见,严重时甚至会影响睡眠质量和白天的学习注意力。
同时,由于肥胖儿童需要承担过重的体重负荷,容易导致股骨头滑脱、扁平足、关节疼痛等问题,增加体育运动参与风险。
2. 代谢性疾病风险显著增加
近年来,儿童2型糖尿病的新发病例显著增加,这与肥胖率的上升直接相关。
是的您没有听错,儿童糖尿病!研究表明,肥胖儿童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9倍,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2.7倍。此外,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血脂异常表现在肥胖儿童中也十分常见,这些可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极大地威胁到孩子成年后的健康!
3. 心理和社会影响
小胖子、小胖墩,甚至“肥猪”这些带有羞辱色彩的代号,极易让孩子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负担会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学习表现,不仅关乎孩子健康,还关乎未来发展,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4. 远期健康后果
儿童期肥胖有70-80%的概率会延续到成年期。成年后,这些孩子面临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如乳腺癌、结肠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儿童肥胖风险巨大,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儿童肥胖的四大元凶
1. 饮食结构不合理
家长朋友们不妨回顾下刚刚过去的这个“快乐暑假”,可乐雪碧等含糖饮料、炸鸡薯片等高热量食物,这些食品出现的频率是否过高?
要知道,一份500ml的含糖饮料通常含有40-50克糖,相当于10-12块方糖,这样的表述无法引起您和孩子的重视,我们来换一个表达方式:这样一瓶可乐的热量,孩子至少需要通过慢跑5公里才能消耗!
2. 运动量严重不足
教育部体质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各项指标连续多年下降。每天使用电子屏幕时间超过3小时的孩子超重风险增加1.5倍。
学校体育课程不足、社区活动空间缺乏、交通安全顾虑等因素,都限制了儿童户外活动机会。
3. 睡眠不足和作息不规律
睡眠不足会影响瘦素和胃饥饿素的正常分泌,导致食欲增加和新陈代谢减慢。研究表明,每天睡眠时间少于推荐值1小时,超重风险增加20%。
同时,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时段在晚上22:00至次日1:00以及次日早上的6:00-7:00,需要确保孩子在这段时间处于深度睡眠状态,兼顾身高与体重健康。
4. 遗传和环境因素
父母一方肥胖,子女肥胖几率增加2-3倍;父母双方都肥胖,子女肥胖几率增加5-7倍。但遗传不是决定性因素,环境和生活方式同样重要。
家庭饮食习惯、对食物的态度、运动文化等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体重状况。压力过大和情绪问题也可能导致情绪性进食,进一步加剧体重问题。
全家总动员,赶走“胖胖”
我们要先明确一个概念:体重管理不是简单粗暴的"减肥",而是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1、科学饮食调整
优化膳食结构:按照"膳食宝塔"原则,保证谷物、蔬菜水果、蛋白质食物和奶类的合理搭配。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确保营养均衡。控制减少高糖、高脂、高盐"三高"食物的摄入,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减少油炸。
2、增加身体活动和减少静坐时间
保证足够运动量:每天至少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骨骼强化活动。可以分解为2-3次进行,如上午30分钟,下午30分钟。
3、保证充足优质睡眠
建立规律作息:
3-5岁:10-13小时/天
6-12岁:9-12小时/天
13-18岁:8-10小时/天
改善睡眠环境:卧室保持黑暗、安静、凉爽,睡前一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帮助孩子建立固定的睡前程序:洗漱、阅读、放松,周末与平时睡眠时间差不超过1小时。
4、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孩子已经达到肥胖标准,不要自行采用极端节食方法,应寻求儿科医生或营养师的专业指导,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医疗机构现在提供多学科合作的体重管理门诊,包括内分泌科、营养科、运动康复科和心理科共同参与。
体重管理需要全家参与,而不是单独针对孩子。改变家庭饮食环境和运动习惯,让孩子在无形中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尤其是爸爸必须要以身作则做榜样,而不是躺平的监督者。
家校医协同,共同守护健康未来
儿童超重肥胖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解决方案也需要多方合力。家庭是主战场,需要营造健康的饮食和运动环境;学校应提供营养均衡的午餐和足够的体育活动时间;社会需要创造支持性环境,限制不健康食品广告,提供更多体育活动场所。
预防远胜于治疗。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您的科学关注和正确引导。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共同为孩子筑牢健康根基,别让"可爱胖"影响孩子的未来!
使用说明
编辑 /严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