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上海公布重磅方案!闵行在内,3个区将有大动作

转自:今日闵行 2025-09-16 15:19:47

重磅方案公布

上海将建闵行、浦东、嘉定

三大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

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上海市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行动方案》上网公开。

脑机接口、手术机器人、新一代“质子刀”、AI诊疗系统……这些代表了医学最新硬核创新的高端医疗器械,有望在上海以更快速度完成研发、产业化并走向临床应用。

《行动方案》围绕创新产品、龙头企业、产业布局三个方面提出发展目标:力争到2027年,新增首次获批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超500件,新增海外市场获批医疗器械产品超100件;实现2个产值超100亿元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建设浦东、闵行、嘉定三大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

市科委生物医药处介绍,医疗器械具有临床价值高、技术门槛高、市场需求大等特点。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应用,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加快向智能化、集成化、个性化发展。近年来,上海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制造产值达到555.1亿元,占生物医药产值的27.6%,是生物医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

为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市科委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市药品监管局等部门,按照“全链条创新、全链条改革、全链条赋能”原则,编制形成了《上海市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行动方案》,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高地。

《行动方案》围绕创新策源、临床赋能、审评审批、入院应用、企业培育、产业生态、国际化发展等7个方面,部署了20项重点任务。

为提升创新策源能级,《行动方案》提出加快关键材料器件研发和核心生产工艺开发,布局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强化供应链韧性水平;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及开发,对高质量语料库等进行前瞻布局,抢占前沿制高点,确保自主可控。

为强化临床赋能产业,《行动方案》要求提升临床研究效能,提高医学伦理审查效率;推动医工交叉与成果转化,打造“产学研医”良性联动机制。

为提升审评审批服务质效,《行动方案》提出加强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长三角分中心和市药监部门能力建设;推动改革政策和试点落地,持续推进取得进口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企业在沪落地生产第二类、第三类进口医疗器械产品;探索境外已上市且国内未注册的医疗器械在沪先行试用;加强创新产品标准规范制定工作,在脑机接口等产品领域深入开展标准化工作。

围绕拓展优质应用场景,上海将优化实施“新优药械”目录政策,加快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入院;优化产品支付模式,从挂网采购、目录准入、支付等环节进一步优化支持举措。

为打造国际一流领军企业,上海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并购等市场化方式优化战略布局,支持链主企业牵头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支持外资企业在沪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支持它们与上海医疗机构合作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

为构建一流产业创新生态,上海将打造三大高端产业集聚区,并培育若干细分赛道特色产业基地;健全公共平台支撑体系,建设虹桥医疗器械展培交易中心等平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先导产业母基金与三大产业集聚区合作;发挥并购基金作用,加大对医疗器械领域收并购力度;鼓励更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多学科交叉专业建设,加快培养高素质医疗器械复合型人才。

为推动产业国际化发展,上海将加快进出口通关便利化,持续优化完善医疗器械产品研发、生产、上市、销售等环节通关便利措施,争取进一步拓展保税维修设备品类和业务范围;依托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提供金融、知识产权、法律等综合服务;依托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国际医疗器械培训创新平台,促进国际高端医疗器械引进和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出海。

图文:上观新闻·解放日报(作者:俞陶然)
编辑/初审:陈依婷
复审:何婷婷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