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浦江天平 > 文章详情

弄堂里的最后一盏灯

转自:浦江天平 2025-09-16 12:09:34

点击上方图片回顾专栏往期内容

“我们今天是不会签的。”2025年8月初,上海市黄浦区老西门街道大林居民区的调解室里,赵家老大刚坐下来就挥挥手:“网上专家都说了,早签少拿钱,晚签能翻倍。”

原来,黄浦区702街坊征收已接近尾声,赵家四兄妹是唯一一户还没有签约的居民。在此次调解会之前,居委会和征收事务所的经办人已多次上门劝说,却收效甚微。

长条木桌前,赵家来了近十位家庭成员,他们相对而坐、眼神戒备,各自揣着心事——除了受“网络专家”误导,以为“拖得越久赔得越多”,在征收补偿款这块“大蛋糕”面前,他们内部分歧也很大。

调解现场

正巧,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外滩巡回审判(调解)工作站(以下简称外滩工作站)的法官当天要来居委为居民做旧改法律宣讲与咨询。大林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吴炎翔于是向赵家人建议:“那等宣讲会结束了,大家一起听听法官怎么说,好伐?”

其实,早在几日前,居委会已向外滩工作站的王蓓蕾法官发出“求助信息”。自去年7月,上海法院启动社区巡回审判赋能基层治理试点工作以来,外滩工作站将法律服务延伸到更多街道,通过巡回开庭、巡回调解、法治讲座等形式,依托与街道、属地居委会、征收事务所构建的“四联”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多元解纷力度,推动基层治理成效。

“把家里的情况和我说说,我才能帮你们想办法。”一进门,虽然早已提前摸清了赵家错综复杂的关系,王蓓蕾还是想听听赵家人自己怎么说。而在各方的你一言我一语中,王蓓蕾很快就敏锐地嗅到:赵家老大在兄弟姐妹中起着“领导”作用,赵家老三对于分配方式的意见最激烈……背对背”调解的方案在心中酝酿

“你们四兄妹一起在这个房子里长大,感情一定很好。”第一个谈话的是赵家老大。王蓓蕾用上海话与他闲聊,“我小时候也是弄堂里长大的。”

推心置腹间,赵家老大开始回忆起了儿时四兄妹挤在吊扇下写作业的温馨回忆,渐渐聊到母亲临终对他嘱托“你要照顾好弟妹,家不能散”。他的眼眶逐渐湿润,点开了手机里存储的短视频。“我是家里的大哥,弟弟妹妹们选我做签约代表,我就一心想为我们这个家多争取一些利益!您看看,这上面说拖过签约期限,奖励费能翻倍……”

“这则短视频说得毫无道理!奖励奖励,当然是先签约的才奖励。做了‘钉子户’,难道就能多给奖励费‘哄’你搬走?”王蓓蕾看完纠正道。

她拿出了相应的政策文件,用自己的“蛋糕哲学”解释起征收补偿问题:“签约奖励费、搬迁奖励费都是额外的奖励费用。如果一旦错过签约期限,你们家总的征收补偿款利益肯定会减少。这就好比一块大蛋糕,逾期不签,你们的‘蛋糕’就会做小,那之后每个人分到的‘蛋糕’自然也会减少……”

抚平赵家老大之后,赵家老三一进门就把桌子拍得震天响:“不给我多分,我们就不搬!不行法院见!”

王蓓蕾劝老三冷静下来后,拿出计算器,帮他算了笔“清楚账”:“你们现阶段要紧的不是忙着‘分蛋糕’,而是需要将这块‘蛋糕’的大小固定下来。现在不搬迁,你们会损失一大笔搬迁奖励费,再加上诉讼费、律师费,还有可能耗费时间和精力,这些可比你想多要的补偿多得多吧?”

再听到王蓓蕾说起“你家老大很为弟妹着想,为了保住大家的‘蛋糕’,刚都快急哭了”,老三原本紧绷的表情渐渐有了松动,没再吭声,陷入了沉思。

两个多小时的口干舌燥后,四兄妹对政策的误解逐渐消解,一家人重新围坐在桌前。王蓓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还想提醒一句,‘蛋糕’有了,怎么分?征收补偿的金额可以用数字计算清楚,家人之间的情分一旦破裂,就算有再多的钱,也无法挽回。”

“我现在就把这个骗子博主取消关注。”老大率先表态,一边说着,一边摸出手机开始操作。

“咱们听大哥的。”老三爽快地说道。四兄弟姐妹相视而笑,多年的默契仿佛在这一刻瞬间回归。

笔尖划过纸面,老大作为签约代表在征收协议上签了字,702街坊电子屏公布的签约率跳到了“100%”。弄堂里,最后一盏灯也将熄灭,静静等待新一天的城市繁华。

从最初的僵持不下到最后的握手言和,赵家四兄妹的故事,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旧改征收中利益与亲情的拉扯,也折射出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法官的话,我们愿意相信。”赵家人在签约后纷纷说道,和王蓓蕾握着手,离开了调解室。

2025年9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该法第十九条明确,审判机关关等应当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案件办理过程,结合各自的职责,运用依法公开审理案件、法律文书释法说理、发布解读典型案例等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自2021年成立至今,外滩工作站将矛盾纠纷化解与法治宣传教育相结合,用专业和温度守护万家灯火,共巡回审判65件、开展法律咨询、宣讲接待等活动共计577场,受众人数达3835人次,保障32个地块近28000证。

来源丨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

高院供稿部门:民事审判庭(环境资源审判庭、执行裁判庭)

文字:时小雪、袁丹雯

责任编辑:郭燕

编辑:孙小敏

声明丨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高院”公众号

▴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上海高院”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