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静安 > 文章详情

新房还能看到“上海三件套”!610证谈家桥小区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居民喜迎回搬!

转自:上海静安 2025-09-16 11:13:34

9月15日,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谈家桥小区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居民回搬仪式,在新落成的谈家桥小区内举行。区委书记钟晓咏,区委副书记、区长翟磊出席仪式,与谈家桥小区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居民代表共同见证这一承载着民生温度的重要时刻。

现场,随着谈家桥小区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居民正式启动回搬,610证老街坊、老邻居就此圆了期盼数十年的“安居梦”。

旧貌焕新颜!

从“漏雨屋”到“向阳家”的幸福蜕变

“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

“地板不平,乒乓球能从这头滚到那头”……

这是曾经居民常挂嘴边的无奈调侃,同样也是谈家桥小区的“旧貌”。

改造前的谈家桥小区地块,承载着610证居民的生活,条件却格外窘迫。这片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区域,由谈家桥路121弄和谈家桥路155弄、157弄两个小区,17幢非成套住宅组成。住房内部更是“一间房塞三代人”,15平方米的空间里,床架上下铺、衣柜贴墙角,转身都要小心翼翼。

“以前我们房间里是没有卫生间的,都是放痰盂。一层楼面上的五户人家,共用一个厨房、一个水表、一个洗手间。”居民韩阿姨回忆起旧居生活,语气里满是感慨,在过去,“共用厨、无卫浴”是这里的常态。

如今,步入崭新的谈家桥小区,曾经破旧拥挤的景象早已不见踪影。1幢多层建筑与3幢高层建筑错落有致。改造跳出原有的拥挤格局,楼栋布局规整通透,浅灰色外墙搭配玻璃飘窗,不仅告别了过去“密密麻麻挤成团”的压抑感,更成为区域内一道崭新的“天际线”。每户都能享受到充足采光,还可以看到上海“三件套”,再也不用为“晒不到太阳”发愁。住房内部的改变更是贴近日常需求,每套均配备了独立厨房与卫生间,彻底摆脱了“几户合用”“排队上厕所”的尴尬。

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的转变,在此刻清晰可见。

细节见匠心!

从“将就住”到“品质居”的全面升级

如果说“旧貌焕新”改变了谈家桥小区的整体风貌,那“细节匠心”则重构了居民的生活体验,让“将就住”真正变成了“品质居”。

“以前的弄堂狭窄得仅容两人侧身而过,老楼外墙斑驳脱落、布满青苔,空中电线像‘蜘蛛网’,绿化就更不用奢望了,孩子只能在巷道里追逐,老人连歇脚长椅都没有”。徐阿姨在谈家桥住了四十多年,房子的每一块砖、每一棵树都熟稔于心。

如今,回到改造后的新小区,公共空间的升级让徐阿姨眼前一亮——改造前的“一线天”弄堂被连片绿地取代,乔木、灌木与草坪层次分明,真正实现“推窗见绿”。而配套建设的公共设施,更是让不同年龄段的居民都能找到专属休闲空间。

此后,老人便能在树荫下聊天晒太阳,孩子能在游乐区奔跑嬉戏,年轻人能在健身区锻炼,曾经“挤得转不开身”的公共区域,成了邻里互动的温馨场所。

谈家桥小区的回搬住户中,80%以上都是老年居民。为解决“爬楼难”的痛点,重新亮相的谈家桥小区内每单元均配备电梯,并增设无障碍扶手,搭配智能感应照明。同时,小区内设置185个机动车位、380辆非机动车位,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和便利。

从“冬冷夏热”的老旧房屋,到“四季舒适”的品质住宅,从“步履维艰”的爬楼日常,到“一键直达”的便捷出行,谈家桥的改造,让每一个生活细节都充满了“安居温度”。

幸福启航!

民生答卷写满“安居温度”

从“蜗居”到“安居”,谈家桥地块的蜕变,是上海静安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生动缩影。

从2020年12月成套改造方案公示,到2021年9月完成所有居民签约及搬离、12月完成旧房拆除平整,再到如今居民顺利回搬……谈家桥旧改项目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

作为共和新路街道首次开展的成套改造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房管局、北方集团、中建二局与街道携手并进。街道抽调了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青年突击队”。队员们逐户翻阅资料、研读政策,把居民的承租权归属、户籍人口、家庭矛盾等情况“倒背如流”。针对失联居民,通过网格员、老邻居、原单位等多渠道联络,累计拨打电话5000余次。通过一次次上门倾听诉求,一遍遍组织协调沟通,耐心帮居民分析利弊、化解心结,最终推动了选房工作的顺利完成,为居民回搬铺平了道路,让每一户都拥有了温馨又舒心的“小家”。

回搬仪式当天,首批拿到钥匙的居民们迫不及待地走进自己的新房,或与家人一起规划装修布局,或给远方的亲友打去电话分享喜悦,或在小区里散步,感受着新家的每一处细节。

阳光洒在崭新的楼宇上,也洒在居民们幸福的笑脸上。这场跨越五年的旧改攻坚,终于在这个秋天,迎来了最温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