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财经大学 > 文章详情

SUFE·教书育人标兵 | 冯玲:初心如磐,笃行致远

转自:上海财经大学 2025-09-15 18:11:33

【编者按】“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在我们校园中,就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以理想信念指引方向,以道德情操浸润心灵,以扎实学识启迪智慧,以仁爱之心守护成长。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不仅在讲台上传授知识,在坚守中播撒希望,更在平凡中诠释伟大。值此庆祝第41个教师节之际,我们推出上海财经大学第十三届“教书育人标兵”10位老师的系列故事。谨向每一位辛勤耕耘、倾情付出的教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上海财经大学的三尺讲台上,有这样一位教师,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术创新为引领,以院系繁荣为己任,在教学、科研和育人的道路上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她始终坚守政治立场,牢记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在人才培养、科研探索、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责任与担当。2021年,她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2024年,她荣获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同年获得第十三届上海财经大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上海财经大学三八红旗手等荣誉;此外,她还荣膺2022年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年度人物”杰出教学奖等多项荣誉。她就是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冯玲。

教书育人心得:静心育人、潜心引路,

培育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经济金融英才。

坚守初心:筑牢政治根基,践行育人使命

在担任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银行系教工党支部宣传委员、组织委员期间,冯玲老师积极组织并主动参与各项党支部活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她积极协助支部教师向云南元阳地区的困难学生线上捐款、线下捐物,为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她协同共建单位到中共一大会址等红色基地参观践学,在重温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中深化“四史”学习,汲取前进的精神动力;她带领学生走进甘肃会宁革命老区探索红色基地经济金融发展范式,走进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感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

“教育是一项需要情怀和担当的事业,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为国家培育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我责无旁贷。”她积极结合自身学科知识背景,走进安徽寿县一中、淮南二中等多所高中,为建设教育强国挖掘经济金融领域人才,将育人实践延伸到中学阶段,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埋下希望的种子。她将自己的政治信仰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悉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田深深扎根、稳稳落地、蓬勃生长。

创新教学:深耕课堂沃土,培育时代新人

冯玲老师坚持每学年至少为本科生开设2门课程,长期承担《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等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她的教学效果评估始终保持优秀,其中《国际经济学》课程的评教更是取得了全校前1%的优异成绩,体现了她对教学工作的精益求精和对学生的高度负责。

她参与编写了《中国金融学》等富含中国特色的金融学教材系列和案例系列,打造了“中国故事+世界表达”的新范式。《中国金融学》入选教育部首批重点建设的9种中国经济学教材之一,并作为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立项建设。她参与编写的《货币金融学》《国际金融学》等经典教材,均已成为教育部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

此外,她还主持了上海市全英语示范课程项目《国际金融》。她主讲的《国际金融学》全英文课程,开发了“宋代铜钱国际化”等具有中华文明特色的教学案例,既通过详实的史料激发中国学生的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又向国际学子生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背后深厚的中华文明根基,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冯玲老师长期担任硕博学生导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她指导博士生、硕士留学生共发表期刊论文20余篇,其中9篇发表于SSCI等知名英文期刊,11篇发表于国内权威期刊。她不仅为学生的科研之路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更如春晖般陪伴学生成长,是学生们心中不可替代的学术引路人与人生知心友。

钻研学术:勇攀科研高峰,传递中国声音

冯玲老师近年来在国内外一流学术期刊累计发表30余篇高质量论文,包括国际经济学领域顶刊《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经济学国际一类期刊《The Economic Journal》、国内权威A刊如《经济学(季刊)》等。这些研究成果将中国实践与国际前沿理论相结合,拓展了国际经济学理论中的“中国经验”。这些论文获得多个重量级学术奖项。其中,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项,包括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020)、“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浦山学术研究奖(2018)、“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论文奖一等奖(2018)、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科学术奖”论文类二等奖(2018、2023)。据谷歌学术统计,她的论文近5年被引用次数达796次,包括《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经济研究》等国内外顶级期刊。

此外,她积极开展决策咨询工作,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所撰写的决策咨询报告中,已有7篇获得单篇或综合采纳。采纳机构包括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国安办、中宣部、上海市委办公厅等,实现了学术研究与国家战略需求的紧密结合。

担当作为:统筹学院发展,助力学科建设

作为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冯玲老师肩挑重任,主管学院科研、外事与常任轨教师建设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推动学院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她通过积极动员、搭建申请书诊断工作坊等多种方式,组织学院教师踊跃申报国家级和上海市级各种基金项目与学术奖项,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她的努力下,学院于2023年获得国家自科基金专项项目1项、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项等产出,极大地提升了学院的科研实力和学术影响力。在学术活动组织方面,她每学期为学院组织大型会议等若干学术交流活动,为师生搭建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作为外事负责人,她积极与美国的UC Berkeley、University of Minnesota,英国的Durham University,澳大利亚的Macquarie University以及香港科技大学等10余所学校,围绕教学创新、科研协作、师资交流等维度展开项目合作讨论,推动学院的国际化进程。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她通过组织交流会、教工食堂午餐会、学术会议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老师们的痛点、难点,积极寻找解决之道,并为老师们创造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成才。

“尚克时忱、乃亦有终。”这是冯玲老师奉若圭臬的一句格言,也是她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她始终怀揣着不断学习的动力和热忱,又坚守着永远在路上的虔诚和谦逊,上下求索,朝夕不倦。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成为学生衷心爱戴、同行高度认可、社会广泛赞誉的新时代高校教师典范。

来源|金融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人才工作办公室)

编辑|李京烁   校对|烟文雪

审核|曹东勃、施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