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杨浦41个老小区即将全面翻新……

转自:上海杨浦 2025-09-13 17:26:28

近日,一场关乎41个老旧小区的“美丽家园”建设和雨污混接整治工程,在延吉新村街道全面铺开。9月11日,部署会明确了工程的时间安排和实施路径,力求将这项民生工程打造成破解老旧小区改造难题的“暖心工程”。

施工细节“暖”

居民有意见“码上办”

城市更新工作不是简单的“刷墙铺路通管道”,而是一次“环境重塑、功能升级、民心凝聚”的综合行动。在这场工程中,如何将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与情怀。

“施工期间,噪音控制、扬尘管理、临时停车难、晾衣不便等问题,都要及时协调解决,用‘服务的温度’对冲‘施工的不便’。”街道相关负责人在会上强调。

会议现场印发了《延吉新村街道“美丽家园”建设和雨污混接整治工程实施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以规范化、系统化的制度设计为社区更新注入新动能,构建起党建引领“多格合一”、居民自治、多方参与的城市更新模式,为街道辖区内老旧小区改造、雨污混接整治提供了系统性、可操作的行动指南。

记者翻开厚厚的《导则》和工作提示,一份细致入微的“便民服务清单”跃然纸上。

针对施工带来的停车难题,方案堪称“全民总动员”。街道不仅要求居民区提前排摸车辆底数,区分“常开”与“不常开”车辆,以便精准协调。更由党政办、宣文办、营商办等多部门出击,协调辖区内的党政机关、学校、企业等单位,挖掘一切可能的临时停车资源。

“先施工的小区,在资源协调上可以为后施工的小区积累经验,到后期任务最紧张的时候,道路和单位的停车资源会向他们倾斜。”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压茬推进、资源倾斜”的模式,力求让停车矛盾得到最大程度的缓解。

施工期间的居民沟通,同样被放在了首位。街道创新性地推出了网格服务热线和“码上办”二维码,张贴在小区公告栏、施工围挡等醒目位置,方便居民随时提交建议或投诉。

最能体现“民生温度”的,莫过于对弱势群体的特别关照。导则明确要求,街道服务办要牵头对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群体进行上门关心,主动提供临时代购、出行协助等帮扶措施,避免他们因施工影响正常生活。

“我们要当好‘协调员’和‘服务员’。”敦化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玮琳说,基层党组织将发挥核心作用,确保这项民生工程真正暖人心。

一小区一方案

深耕“完整社区”建设

“重建设、轻管理”是许多老旧小区改造后的隐忧。而延吉新村街道从项目设计之初,就将“长效管理”摆在了突出位置,力求实现从“物理焕新”向“长效治理”的升维。

记者了解到,街道构建了“街道领导小组统筹、网格工作专班协调、居民区工作专班落实”的三级联动机制,确保责任层层压实。针对老旧小区“众口难调”的困境,街道提出“一小区一方案”的精准施策,由各职能部门全面参与,为每个小区量身定制停车协调、施工组织等方案。

导则中还明确建立了“综合移交制度”。项目竣工后,代建单位需向物业、业委会正式移交设施设备清单、维护手册及质保协议,并开展专项培训。“这确保了‘建’和‘管’的无缝衔接,”街道城建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指导业委会和物业将新增设施的后期维护纳入日常服务,巩固建设成果。”

作为项目的代建单位之一,卫百辛集团也表达了深耕“完整社区”建设的决心。他们不仅将负责具体施工,更将发挥其在物业管理上的优势,与小区“三驾马车”紧密沟通,推动老旧小区在改造焕新的同时,不断完善社区功能,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打造有归属感、认同感的居住社区。

据悉,雨污混接整治项目将在2025年底前完成,所有美丽家园项目将在2026年底前全面竣工。延吉新村街道,这个典型的老旧社区,正以更精细、更温暖的方式,探索着城市更新的路径。

文字 | 沈莹

图片 | 沈莹

编辑 | 文茜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