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程家桥社区学校迎来了秋季学期。在这所社区学校里,民警、白领、居民志愿者做老师,大家一起当学生,热闹又开心。
民族舞、摄影、绘画、养生……在程家桥社区学校,22门课程在9月初准时上线,为学员们带来全新的学期生活。“今年我们一共开设了22个班级,共有600多名学员报名。”程家桥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能够尽可能满足大家对业余文化活动的需求”。
社区学校开办十多年来,开设的课程也与时俱进。“过去我们想,老人年纪大了,就喜欢广场舞、书法、绘画、园艺这些事情,但现在很多都是‘新老年’,兴趣爱好和年轻人更贴近。”程家桥社区学校校长陈玉芳告诉记者,“现在很多老年人是非常有活力的,美妆、瑜伽等课程都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所以我们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开设的课程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新”。
课程越开越多,社区学校的服务对象也早已不局限于教室里的老年学员。近年来,程家桥街道持续开展“白领午间一小时”活动,利用午休时间将文化服务送进楼宇,送到白领身边。尊巴舞、太极棍、尤克里里……这些增值服务吸引了许多白领和周边单位的职工。“社区学校的意义不是局限在服务老年人,而是能够服务整个社区,帮助到各个年龄段的人。”陈玉芳表示。
与此同时,社区学校的老师也不仅仅是专业老师,有很多是在与社区的互动中发掘出的志愿者。“我们有个合唱团的老师是在程桥工作的白领,平时要上班,所以这是唯一一个在周末上课的班级;还有瑜伽、舞蹈、太极等班级的老师都是来自我们的居民志愿者……”陈玉芳一个个介绍,“正是因为我们在社区活动中挖掘了这么多达人,才能让我们的社区学校越办越精彩”。
而在今年的秋季学期,民警们也化身为老师,进行反诈宣传。“叔叔阿姨好,大家知道什么是电信诈骗吗?”课堂上,民警们简洁明了的话语和生动的案例让老年人了解反诈。
“我们把反诈宣传送进社区学校,主要是基于工作中一个最深刻、最直接的体会:与其事后追赃破案,不如事前筑牢防线。”程桥派出所民警表示,“我们得知社区学校的老年人可能会在网上购买器材,有一定的安全风险,所以希望能够通过和老年人面对面,让反诈知识‘入脑入心’。”
随着社区学校的团队愈加成熟,学员们也逐渐走出课堂,走进居民区和社区单位,开展公益巡演与共建活动。“学员们在学校里习得技能,带到社区和周边单位里,吸引更多达人来加入。”陈玉芳说,“这个正向链条,让社区学校真正成为了‘社区的学校’”。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