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赵发远从部队转业后进入普陀公安分局真光路派出所工作,完成了从军人到社区民警的职业转变。面对新环境与新职责,他展现出卓越的适应能力:能妥善调解矛盾纠纷,及时解决群众求助,深受社区干部和居民认可,被亲切地称为“当过兵的赵警官”。
从“脸生”到“熟人”
笔记本里记满民情
初期开展入户工作时,由于居民对赵发远较为陌生,他时常面临关注度不足的挑战。但他并未气馁,坚持每日定时前往小区走访交流,在居委会设立接待点聆听民意,并通过社区微信群定期发布反诈防范与消防提示,积极回应群众疑问。每逢佳节,他必定上门探望高龄孤独老人。赵发远随身携带笔记本,详细记录社区各类信息:楼栋加装电梯进展、住户装修情况及工期、独居老人住址、邻里纠纷等。为克服语言障碍,他主动融入居民群体,观看沪语新闻学习方言。久而久之,他能熟练运用简单沪语进行问候和交流,甚至将专业法律政策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本地表达,快速拉近与居民的距离。
一杯清茶化纠纷
矛盾调解讲方法
调解群众纠纷并非易事,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有效的方法。赵发远在工作中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把握不足时,他先缓和双方的对立情绪,将争议焦点转化为讨论的具体问题。面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他总是耐心递上热水,请对方坐下,全面了解事情脉络,并从中寻找调解的突破口。通过拉家常缓解紧张气氛,待居民情绪平复后再切入,精准指出双方的顾虑和调解的方案。随着“三所联动”机制的建立,赵发远整合资源力量,经常与司法所工作人员、驻所律师协同配合,共同阐释法律法规,将居民关心的法律知识送到他们身边,使许多难题得以顺利解决。
反诈宣传播种子
守护群众钱袋子
面对日益隐蔽的诈骗手段,赵发远意识到仅靠简单提醒难以奏效。于是,他将复杂的反诈知识提炼为简洁口诀和生动案例,融入日常宣传。他深入小区、学校和商户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并及时在社区群发布新型诈骗案例。一次,居民钱女士收到冒充老板的微信,要求转账22万元至指定账户。对方头像、昵称均无误,甚至清楚公司审核流程。正当她准备转账时,忽然想起赵发远反复强调的反诈要点,立即前往派出所核实,最终确认微信内容为诈骗行为,成功避免了22万元的经济损失。
赵发远曾身着“橄榄绿”守卫国土,奉献军营;如今披上“藏青蓝”,在公安岗位上延续忠诚与担当。从军营到警营,他的初心始终未变,执着如一。
资料:区委组织部
编辑:沈悦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规模更大、景观更好!上海国际光影节普陀区分会场活动提前剧透→
“申活集”文物文创巡回市集亮相莫干山路艺术街区!
普陀区召开精神文明建设专项工作机制2025年全体会议
【提示】2025年9月(第76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即将开考
区领导调研区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