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一名86岁的高龄老人在街头独自徘徊,疑似迷失。好在普陀公安分局交管支队民警及时发现,并通过“故地重游”的方式,成功破解了老人的身份,将他安全送回家。 前几日的一日10时许,普陀公安分局交管支队民警在长寿路常德路口执行夜间巡防任务时,发现一名高龄老人步履踉跄、神情恍惚,正独自在路边徘徊,存在极大的交通与人身安全隐患。“老人家,您需要帮助吗?”民警立即上前,但老人眼神迷茫,言语含混,无法清晰表达自己的身份和住址。考虑到其人身安全,民警迅速将其接应至安全区域,并立即通报属地长寿路派出所。 “当我们赶到现场时,老人的精神状态很差,对我们的提问反应迟缓,老人口音很重,初步判断他可能患有认知障碍类疾病。”长寿路派出所值班民警许昊回忆道。面对这位无助的老人,民警首先对其进行了安抚,随后,小心地将其搀扶上车,送往派出所作进一步的身份核实。在派出所内,民警试图通过言语沟通获取线索,但老人浓重的方言夹杂着含糊不清的表达,让交流变得异常困难。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核实工作一度陷入僵局。看着老人眼中流露出的疲惫与迷茫,办案民警没有放弃,而是迅速调整策略,一位民警提议:“我们不妨带老人沿着他被发现的路线再走一遍,看看熟悉的环境能否唤醒他的某些记忆片段。” 车内,民警一边驾驶,一边轻声与老人交谈,描述着窗外的街景,试图激发他的记忆点。当警车行驶至常德路靠近新会路的一处路段时,一直沉默的老人突然手指窗外,提到“儿子在‘南洋家园’上班。”民警立即通过系统查询,发现位于静安区常德路977号的小区正以此为名,便立即调转车头,驱车火速赶往该地址。在南洋家园的物业办公室,民警终于找到了正在值夜班的胡先生。当看到父亲安然无恙地坐在警车里时,胡先生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经核实,老人名叫胡某山,河南籍,确诊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已有数年,不久前刚从老家来到上海与儿子同住。据胡先生介绍,当晚吃过晚饭后,自己外出工作,父亲则独自出门遛弯。然而,认知功能的障碍和方向感的丧失,让他迷失了方向,直至被民警发现。“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如果不是你们这么负责、这么有办法,我真不敢想后果会怎样。”胡先生反复向民警表达着谢意。民警在完成交接后,再三叮嘱家属要加强对老人的日常看护,可以考虑佩戴防走失手环、在衣物上缝制联系方式等措施,防患于未然。
记者、短视频制作:吴锴
编辑:王雨思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长征工业区整装焕新,更好服务沿沪宁产业创新带
“半马苏河”法治驿站火出圈
“英雄杯”第十五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知多少?
普陀 你好 | 今日白露!秋意渐浓,露从今夜白
【劳模风采录】刘宗军:用初心和仁心守护每一次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