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项目是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升城市整体面貌的重大民生工程。今年嘉定区将新启动马陆彭赵村、徐行老街城中村等5个改造项目的征收签约工作,不仅改造体量在全市位居前列,且将在这些项目中率先引入“房票安置”这一全新的安置方式。
首次与村民“见面”
“房票安置”人气高
动员会会场位于上海市实验学校嘉定新城分校小学部礼堂内,晚上6时不到,距动员会开场还有半个多小时,马陆镇彭赵村村民就已经满怀欣喜地从四面八方来到会场。大家聚在一起咨询政策、互相寒暄、分享喜悦,会场外一片热闹欢欣,部分村民一拿到资料就开始迫不及待地细读政策。
6时30分,动员会准时开始。各职能部门介绍了此次征收签约的主要流程、协议置换安排,并将重点聚焦在此次全区首次试点使用的房票安置方式上。一个小时的会议中,台下几乎鸦雀无声。大家或屏气凝神、捕捉重要信息,或认真做笔记划重点,还有的村民架起了手机全程录像,方便会后带回家里充分讨论。
记者了解到,由于此次马陆彭赵北城中村项目签约周期相对紧凑,从9月5日召开的启动会到10月9日正式签约只有一个多月时间,因此村委会在前期已经利用多种方式展开预热,宣传政策、讲清利好。不少村民对于房票这一新事物已经提前做了功课,也结合自己家庭情况,全面分析这一安置方案的吸引力与适配性。
“80后”村民张宏彬说,过去不少年轻人会选择卖掉1-2套安置房,置换成商品房,但一进一出既要承担不少税费、也费时费力。“现在有了房票的形式,我们可以一次性选到心仪的房子了。我们现在住在嘉定新城,会考虑这个区域的可选房源,看了一下还是有一些选择的余地。”张宏彬说。而村民封明球则考虑的是未来第三代上学问题,“如果能选到个学区房,一步到位,省心不少。”
落地前反复推演
上线后全面护航
据了解,彭赵北“城中村”项目共涉及268户农户,在此次项目补偿方案中,除了传统的“货币安置”外,“安置房安置”方式采用“现房+期房”的模式,期房预计2029年前后交房,农户将面临较长的在外过渡时间。
而“现房+房票安置”方式为:被补偿人完成首套安置房选购后,将剩余应安置面积乘以该地区征收安置房的评估均价,得出基本额度后,再给予该基本额度8%的奖励额度,总金额即为房票额度。纳入协议置换范围的农户可以拿着这一面额房票,选购纳入房源超市的在售商品房。
彭赵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封时跃介绍,为了让村民们“轻松解锁”这一新事物,接下来该项目指挥部将组织开发商、职能部门入驻现场,手把手地为大家操作演示,解疑释惑。
据统计,目前全区共有15个在售小区入驻房源超市,房源总量约2800多套,遍布马陆镇、安亭镇、南翔镇、江桥镇、嘉定工业区、华亭镇6个街镇,覆盖面广、可选量大。除了房票面额上的政府奖励外,入住房源超市的房企也会给予房价九五折优惠、千元购车位、20万-60万元不等的家装补贴等,让有意愿、有需求的被补偿人获得更多实惠。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征收科科长李东升说,对商品房有刚需的被补偿人,像购买婚房、学区房、医院周边居住等需求的居民,或是优先使用房票的对象。
据悉,今年7月1日起,《嘉定区房票安置实施办法(试行)》开始施行,接下来嘉定区陆续启动的江桥五四高潮村城中村、徐行老街城中村等项目,预计都将增加房票安置这一方式。为了让村民操作更便捷、上手更快捷,区房地征收中心、区房管局等部门已指导协调工商银行、相关技术公司开展了多次推演模拟与联调联试,力争让彭赵村民接下来实现一码在手、扫码通办,发现意向房源后第一时间安排现场踏勘,全力护航村民的多元化选择。
撰稿:涂军、张健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