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一场由AI驱动的变革浪潮正席卷而来。
2025年5月,云生集团推出“社保医保公积金智能体”,以0.99元/人/月的价格,为3000人以上企业提供社保、医保、公积金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从2015年在静安成立,到如今服务全球2.4万家企业、近200万雇员,云生集团用十年时间走出一条“AI+HR”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近日,记者专访集团创始人、CEO李贤威,解读企业成长逻辑与静安营商环境的赋能效应。
十年磨一剑,AI破局人力资源服务痛点
“云生,意为生于云端,在云上提供生生不息的动力。”李贤威表示,云生集团自创立起就坚定以数字化为方向,重塑人力资源服务模式。
2016年初,云生集团推出HRWORK人事通平台的第一款产品“社保通”,随后几年,逐步将入离职管理、薪酬计算、五险一金申报、雇员管理等线下人力资源外包业务搬到线上,实现人力资源全生命周期云端数字化服务闭环。但随着企业客户规模扩大,叠加不同行业的个性化需求,这一系统逐渐面临效率瓶颈。
2019年7月,云生集团启动了第一阶段的AI研发,通过全云端自动化处理海量数据、订单、表单和账单初步提升服务效率,这距离真正的“自主智能化”仍有差距。2023年初,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的大规模应用,让李贤威看到新机遇,自此云生集团正式确立“All in AI”战略。同年,“云生AI数字员工与HR机器人”项目荣获第二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创业大赛成长组特等奖。
今年5月,云生集团推出“社保医保公积金智能体”。该HR智能体推出初期就已能够覆盖全国212个城市/地区,随后更以每个月10个城市的新增速度快速扩大支持范围,发布不到1个月,已为统一集团、贝壳等数十万人规模的企业,高效处理跨区域社保、医保、公积金事务。
“中国600多个地级行政区,政策细则千差万别。大型企业往往需配置数百人团队,仍难以避免及时性、错缴、漏缴和效率等问题。”李贤威说,智能体并非简单软件,而是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垂直领域知识的“专家”。它能实时跟进全国政策变化,精准计算缴费金额,对外自动生成报表并管理账户实时申报缴纳,也能对内请款、对账、核销和数据一体化等。
他以人事专员为例:每月管理千人规模员工五险一金已经非常不易,而智能体可达所有城市无限量雇员数,效率提升不止10倍。而0.99元/人/月的定价,使3000人规模企业月成本仅约3000元,对企业而言近乎“忽略不计”。
“这不是低价竞争,而是技术驱动下的成本重构。”李贤威坦言,这一成果的背后,是云生集团十年积累的“三重壁垒”:全国400多个城市的直营分子公司与全牌照体系,为服务提供“地面支撑”;持续打磨的HRWORK人事通平台,成为AI落地的“舞台”;海量的政策数据、行业用工数据,则为AI自学习提供了“燃料”。
为了覆盖线下服务场景,云生集团还推出“云生帮帮”跑腿服务,解决临柜业务办理需求,让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全国范围内的人力资源事务。
静安土壤滋养,打造中国企业出海的HR“基建”
“2015年我们创业时,只有几个人,如今我们上海有三个办公室,静安总部就有近300人。”谈及云生集团的成长,李贤威提到“静安土壤”——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所在地,静安不仅是人才和营商政策高地,更是资源聚合的“磁场”。
在李贤威看来,静安的政策优势在于“落地性”和“稳定性”。“市里的政策,静安能真正落实到企业,人社部门、街道主动上门宣讲,企业不会错过政策红利。”李贤威举例,云生集团2017年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24年被评为“上海市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都离不开静安区的推荐与支持。更让他安心的是政策的稳定性,“有些地方的补贴‘今年有明年无’,但静安的科技政策和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政策从2015年到现在没随便变过,企业能放心规划长期发展。”
此外,静安地处市中心,交通便利、人才聚集,为企业发展提供资源基础。区内还搭建了全国人力资源产业园区论坛、“梅园论剑”系列论坛、天目西路街道商会等平台,助力企业对接同行、客户与金融机构。
在静安土壤的滋养下,云生集团积极融入区域发展,与静安区协同共进。2019年,静安区提出“全球服务商计划”,汇聚高能级专业服务机构,助力本土企业开拓海外市场。2022年,云生集团推出“出海易Chuhaiyi”平台,已服务近百家出海企业,客户包括TikTok、极兔、公牛等企业。
今年,云生集团主动加入静安“全球服务商计划”。“我们期待与其他全球服务商联合发展,比如海外活动邀请他们参与,客户有法律需求时推荐给他们,实现资源共享,助力更多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李贤威说。
创新驱动发展,做人力资源行业的“链主企业”
在云生研发中心,研发人员正调试社保医保公积金智能体的新版本——这款即将于9月发布的产品,将覆盖更多人力资源场景。
“AI是改变行业的历史性机遇,只有基于AI做服务,才能实现高收入、高增长的高质量发展。”李贤威表示,使用云生AI产品的企业,人力成本可降低至少一半,200人做的事100人就能完成,两周的活1至2天搞定。
目前,云生集团的技术人员数量居国内同行前列,拥有140+专利认证和知识产权,上海、杭州、苏州、深圳、中国香港这5个研发中心已投用,郑州研发中心也在筹建中。云生已与字节跳动、阿里、DeepSeek、智谱AI等国内顶级AI公司达成合作,还为上海公共就业平台提供AI应用和支持,其自研AI垂直大模型在去年10月也通过了上海市网信办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登记备案。
“云生的技术正赋能全行业。我们相当于行业的‘链主企业’,友商做前端业务,我们提供软件系统、数据、业务和咨询能力支持,帮他们实现数智化转型。”李贤威说,全国有超过4500家人力资源机构将软件系统、数据或者基础服务交给云生集团,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收入已占云生集团总收入的 1/5。
对于下一个十年,李贤威提出两大目标:一是成为人力资源行业创新扎实、智能化、网点和服务能力领先的 上市科技企业;二是成为服务雇员、C端用户数量和企业数量国内领先的企业,推动“人工智能+HR”赋能和服务全球企业,10年后海外收入将占比近一半,成长为跨国人力资源科技集团企业。
“2015年创业时,我们把‘让社会更高效’写入使命;现在,AI让这一使命路径更加清晰。”站在总部落地窗前,望着远处的城市天际线,李贤威充满信心:“我们将继续立足静安,努力成为‘AI+HR’最具竞争力的人力资源科技企业。”这背后,是一家中国民企用技术重构行业、用创新走向全球的野心与底气。
(图片来源:受访企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