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浦东观察 > 文章详情

智慧引领城市未来:“2025明日城市·上海”大会开幕

转自:浦东观察 2025-09-02 22:05:22


“从数字化到全域数字化转型,数据正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动能。” 今天(9 月 2 日),在张江科学会堂举行的 “2025 明日城市・上海” 大会现场,上海市数据局副局长翁轶丛在开幕致辞中分享的一系列数据成果 —— 整合全市 280 亿条政务数据、支撑 4 万余项应用的 “城市数字底座云”,覆盖 6340 平方公里的 “数字孪生行驶网” 等,拉开了全球智慧城市协作的新序幕。



本届 “明日城市・上海” 大会以 “挑战与机遇” 为主题,汇聚来自全球 25 个国家和地区的近 300 位政府官员、企业高层、学术专家与行业领袖,共同探讨城市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开幕式上,“明日城市社区・上海” 正式揭牌,成为全球城市可信协作网络的首个线下节点。该社区由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与上海市数据部门共建,年内将公布实体空间信息,为成员提供资源对接、需求发布、成果展示等服务。同时发布的《“挑战与机遇” 合作清单》聚焦智慧治理、绿色转型等领域,旨在推动政企深度协作,加速可持续城市创新。



明日城市联席首席执行官阿尔瓦罗·费尔南德斯(Alvaro Fernández)表示:“中国作为移动创新领域的全球引领者,‘明日城市・上海’大会不仅是对巴塞罗那博览会的延伸,更是促进亚太地区与全球社群深度合作的重要桥梁。” 据全球智慧城市大会、明日城市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毛辉东介绍,经过多年的努力,合作已催生落地成果:去年中国数字孪生、垃圾处理企业已成功落地泰国、马来西亚;而今年即将举办的 40 余场闭门对接会规模更是创下国内历年之最,预计会促成更多跨国项目落地。“我们要实实在在把项目对接起来,让中国优秀的技术方案落地全球。”


泰国智慧宜居城市研究院主席维查特・丹提瓦尼奇介绍说:“垃圾管理对每个大国、大城市都是大难题,曼谷 1300 万人每天制造大量垃圾。在垃圾处理等环保议题上,中国针对亚洲场景设计的技术比欧美更适配,我们迫切希望达成合作。”


在大会展厅区域,北京朝阳环境、上海巷西环境等中国企业的展台前,不时有拉美、欧洲的高级别代表驻足。从智慧环保到智能交通,从文化场景到商业综合体,中外代表围绕技术应用、项目合作展开深入交流。


来自卡塔尔的一群参会者在 AnTank OS(一家专注于线下文商旅目的地运营的 O2O 平台软件公司)的展台前,体验起 “以人为本” 的智慧服务。当工作人员演示 “看表演时可预约停车、吃饭时能提前缴停车费” 的功能时,卡塔尔代表频频点头:“这正是我们想要的‘human center’方案,从人的需求出发,才能真正提升城市体验。”AnTank OS 团队还展示了上海西岸、临港等 “迷你智慧城市” 案例,以及为浦东美术馆打造的 “门票核验即发咖啡优惠券” 功能 —— 这一细节设计不仅带动了美术馆消费,更让文化与商业实现了巧妙联动,引起不少国内外参会者的兴趣。


在卡塔尔代表团为 “以人为本” 的智慧服务点赞的同时,来自马来西亚的一位市议员也带来了他们的创新项目,并向记者展示了此次带来的智能道路资产管理系统(SRAMS)。他用手机演示:“通过 AI、无人机和传感器,能自动检测路洞、裂缝,民众还能拍照上报问题。” 这位首次来沪的参会者告诉记者:“我们与北京理工大学有合作基础,这次希望把这套系统与中国技术结合,让道路管理更高效。”



来自新西兰的代表团则带来了 “技术 + 文化” 的双重惊喜。新西兰基督城市议会总经理安妮・科洛姆布斯在和记者交流中提到:“智慧城市合作是全球性的,我们带来的火灾传感技术能及早识别野火,希望与中国城市分享经验。” 此次他们还准备了三个重点发言主题,涵盖气候适应力、AI 智慧基础设施及毛利文化数字旅游地标,既聚焦技术创新,也注重文化传承。


据介绍,大会期间将举办 20 场城市圆桌论坛、32 场城市秀、超过 40 场项目合作需求闭门会,切实推动经验共享与务实合作;10000 平方米展区全景呈现前沿技术与未来城市场景,为与会代表带来沉浸式的未来城市体验。未来几日,大会还将组织 “Tomorrow.City Journey” 智慧城市场景游学,带领嘉宾实地探访上海西岸、临港等数字化治理标杆区域,体验智慧出行、绿色能源、数字文化等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