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嘉定 > 文章详情

事更嘉,心更定!嘉定区人民法院以多元举措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转自:上海嘉定 2025-09-02 21:52:28

风吹拂过远香湖畔,在阳光的映照下,岸旁中央活动区产业园的玻璃幕墙反射着粼粼波光——这里是民营经济生长的沃土,也是司法护航发展的前沿。

从人文教化地,到智慧汽车城,嘉定正以蓬勃活力,书写着发展新篇。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如何精准发力,厚植营商法治沃土,对各类所有制经济做到合法权益依法平等保护?

嘉定区人民法院以“事更嘉、心更定”为目标,将答案写在每一个解决企业急难愁盼的个案办理中,写在每一个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机制中。

企业作为营商环境的核心主体,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营商环境的优劣。

去年初秋,一家平台经济企业的负责人收到了法院传票,一名灵活就业人员因为工伤赔偿问题,将公司告上法庭。由于用工模式新颖,双方对责任划分各执一词,企业负责人既怕涉诉影响公司经营,又对这类纠纷该如何处理一头雾水。法官了解情况后,并没有单单聚焦个案裁判,而是结合同类案件为企业分析了灵活用工中的法律风险点,随后孵化成上海法院数字经济司法研究及实践(嘉定)基地的典型案例,为平台企业的灵活用工划清了法律边界。

这样的“精准投喂”还有很多。2024年12月,《企业法治化营商指引》手册一经推出便反响强烈,被不少企业当作“经营字典”;2025年,新上线的第三季“嘉商拾话”公众号栏目,用漫画把复杂的商事纠纷绘成一幅幅“营商图鉴”,线下还配套提供法官宣讲答疑解惑。这些延伸的司法服务正通过“指尖”浏览和“面对面”聆听交流的方式,把法治的力量渗透到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细节。

在嘉定,汽车产业的每一次“加速”,都有司法力量护航的身影。

2024年,当涉新能源汽车纠纷案件随着其市场占有率的提升而渐增时,商事庭的审判团队线下调研,往返于新能源车企、产业园区和行业协会,实地了解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结合司法大数据,洞察各类法律风险,最终形成《涉新能源汽车相关配套产业案件审判白皮书》,不仅指出了充电桩建设中的产权纠纷痛点,更给出了“先厘清权责再合作”的解决方案。一家充电桩运营商负责人感慨:“以前签合同总归会战战兢兢的,现在对照着白皮书,合同条款该怎么约定心里也有底了。”

值得一提的是,嘉定区人民法院还发布了《“新四化” 背景下汽车产业涉诉案件审判白皮书》,对汽车产业涉诉案件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以涉汽车产业金融案件中的融资类和保险类纠纷为样本,发布了《“金融 + 产业” 联动机制下汽车涉诉案件审判白皮书》,为 “汽车 + 金融” 产业联动转型升级提供司法支持。法官不再只是坐堂问案,正以司法智慧为笔,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勾勒出清晰的法治坐标。

府院良性互动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剂良方。

“没想到法院和银行能一起帮我们跨过坎!”某中小微企业主李女士至今记得,去年公司因一笔逾期贷款面临诉讼,法院没有一判了之,而是联合区经委(金融办)向银行制发《加强中小微企业融资类纠纷多元化解的倡议书》,这得到多家银行积极响应,积极行动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这种“法院+政府+行业”的协同模式,正在嘉定生根发芽。

与区委社工部联合启动社区巡回审判,让纠纷在基层就地化解;向职能部门发送商事纠纷调解指引,让非诉解决机制更加高效;针对国企、民企涉诉情况形成分析报告,为区委决策提供参考;构建12×12×12巡回审判体系,让诉讼服务在综治中心实现全覆盖……“解纷最‘嘉’解”多元解纷品牌就像一张细密的网格,把司法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日前召开的2025年度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会议上,嘉定区人民法院向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详细介绍了“嘉商嘉行”营商环境品牌。

一起来看

一是深化数据应用,建立常态化分析研判机制,为区域经济决策提供更精准的司法参考。

二是拓展解纷渠道,加强与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协作,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三是加强府院协同,通过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系统梳理工作堵点,全方位提升相关主体司法获得感。

刘瑞明

区人大代表、上海国际汽车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通过对嘉定区人民法院在营商环境“十大攻坚突破任务”推进情况专项督查。感觉到当下经济环境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维护良好营商环境的关键,而打击恶意滥用非法牟利的违法犯罪行为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二者的平衡协调极为重要。知识产权保护给予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同时,打击恶意滥用行为,能防止别有用心者扰乱市场秩序,避免企业因无端诉讼而遭受损失,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很高兴地了解到法院已经充分意识到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的危害,并且建设了相关的数字场景,对恶意诉讼进行规制,希望嘉定法院进一步延伸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实现“保护”与“规制”深度融合。

强晓红

区人大代表、南翔镇新裕村党总支书记、主任

嘉定区人民法院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工作措施有力,法院积极构建多元化商事纠纷化解机制,提供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渠道,特别是与区工商联共同举办“嘉商嘉行”护航营商活动,让企业家观摩庭审、交流座谈,共话法治营商。法院还连续发布数字经济典型案例和《企业法治营商提示指引》,并推出《司法护航高质量发展案例手册》,为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提供了实用指导,积极推动司法服务数字化转型,展现了创新意识。

霍俊娟

区政协委员、上海汇隽律师事务所主任

嘉定区人民法院在营造营商环境上成果显著,多维度护航企业发展。审判高效,推行繁简分流机制,简易案件快审快结、复杂案件精细审理,大幅缩短涉企案件审理周期,尽显专业高效。多元解纷,联合工商联、行业协会等,借其行业优势早介入调解,院内也鼓励法官诉讼中积极调解,降企业诉讼成本、护企业合作关系。精准服务,主动送法进企业,定期开法律讲座解合同、用工等问题,发涉企典型案例明法律边界,切实提升企业风险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