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追问卡”,投入“未来问题箱”
“上图——虹口青少年科学阅读书单2025”发布
“虹口区中小学科学教育研学地图”发布
9月1日,全市中小学生迎来秋季开学。当天上午,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初级中学和虹口区广中路小学的师生代表走进上海图书馆东馆,迎来主题为“以追问启程,让科学照亮未来”的“开学第一课”。
本次活动由虹口区教育局与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阅读推广中心、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会展社教中心联合主办。
这是虹口区推动科学教育创新、落实“馆校合作”的又一重要实践。本次“开学第一课”突破传统课堂模式,将教学现场延伸至图书馆展厅,依托《剑桥大学·自然魔法世界》科学史展览,引导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科学发展的脉络,激发问题意识与探索精神。
活动现场,广中路小学学生表演了情景剧《黑洞历险记》,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表达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引出“追问”这一科学探索的核心精神。
嘉宾与师生还共同见证了“科学之问”书的开启,象征新学期科学探索正式启程。
此外,学生还聆听了策展人对科学原典的讲解,通过小组研讨、填写“追问卡”等环节,亲身体验科学家是如何从一个个“幼稚”却深刻的问题出发,逐步改变世界的。
为解决学生“不敢提问、不会提问”的现实问题,本次课程创新采用“双师协同”教学模式,由上海图书馆策展人与学校科学教师共同授课。策展人通过设问引导,触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教师则根据不同学段特点,设计分层实践活动,小学生通过情景剧具象化科学问题,初中生则通过小组研讨深入分析科学家的思考路径。
“我的问题是:黑洞的引力为什么这么大?”“我想用模拟实验来验证!”……学生们在“追问卡”上写下自己的“开学第一问”,投入“未来问题箱”,这些问题将在学期末再次被打开,成为持续探究的起点。
当课堂里的问号走出校园,会发生什么?答案就在随后发布的两张清单里。
上海图书馆发布《上图-虹口青少年科学阅读书单2025》,这份包含古籍经典和现代科普读物共计十本图书的书单,为学生提供答疑解惑的年度阅读索引。
虹口区教育学院推出《虹口区中小学科学教育研学地图》,鼓励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书单里的每一本书“翻译”成科学实践线路。
一张书单、一份地图,通过整合上海图书馆、科技馆、高校等多方资源,虹口正逐步构建起“田字形科学教育体系”,实现从“知识导向”向“问题导向”、从“课堂中心”向“社会协同”的转型。
虹口教育局介绍,本次活动通过科学史的真实案例、沉浸式的学习场景、结构化的提问训练,让学生不仅“知道”科学知识,更“理解”科学本质,逐步将追问内化为习惯,将探索升华为本能。未来,虹口区将继续深化与上海图书馆等文化场馆的合作,打造“行走的科学阅读”品牌课程,推动科学教育从“知识导向”走向“问题导向”,为培养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提供坚实支撑。
记者:张燕丽
图片:虹口区教育局
编辑:张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