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检验科,每一份检测报告的背后,都有一群“隐形守护者”——第三方质控品。它们如同哨兵,确保血糖、肿瘤标志物等检测结果的可靠性。2013年创立于虹口的昆涞生物,正是这一细分领域的破局者。
从松花江路的创业苗圃起步,到如今服务全国3000家医疗机构,这家企业用十年时间打破了国际巨头垄断,构建起覆盖质控材料、智能软件、教育培训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2013年,创始人沈坤雪带领6人团队在虹口成立昆涞生物时,国内临床实验室的质控品市场被国际品牌垄断。“当时医院用的质控品就像‘进口质检考官’,价格高昂。”沈坤雪回忆。
瞄准这一空白,昆涞首创“质量管理全面解决方案”,通过三大创新实现逆袭。首先就是原料国产化,昆涞整合全球顶尖供应商资源,在国内生产Pretrol系列质控品,成本降低40%;其次软件自主化,昆涞开发的Q-expert平台,实现检测数据自动分析、实时预警,填补国内空白;最后是学术国际化,与上海交大医学院共建培训体系,将国际质控标准本土化。其独创的“血气质控品”技术,更是全球唯一能将气体稳定封装在液体标本中的突破。“现在国内每3家三甲医院中,就有1家使用我们的系统。”沈坤雪透露。
走进昆涞实验室,中央大屏实时跳动着全国合作医院的检测数据流。这背后是40项专利与55项软件著作权的支撑。
面对国家“检验结果互认”的政策要求,昆涞率先布局智能算法。AI质控可以通过患者样本数据波动,自动识别设备异常,较传统方法效率提升80%;跨平台校准解决了不同品牌设备检测值差异,助力上海率先实现二级以上医院检验结果互通。昆涞还通过“一带一路”将技术输出到伊朗、泰国等市场,进而输出中国质控标准。
“未来医疗数据的价值,不亚于检测本身。”沈坤雪表示。目前企业正从硬件提供商向数据服务商转型,其算法团队开发的“基于患者数据的实时质量控制”技术,已获6项发明专利。
从13人的初创团队到如今年营收2.2亿元的“科技小巨人”,昆涞的成长与虹口区产业政策同频共振,政策辅导、人才公寓、虹企贷低息贷款等给企业发展带来信心。
“在虹口,政府更像‘隐形合伙人’。”沈坤雪特别提到,区领导多次带队调研,帮助企业对接资源。这种“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让团队能专注技术攻坚。
随着检验结果互认写入国家2030健康规划,昆涞计划3年内覆盖全国50%的认证实验室。在虹口的支持下,这家隐形冠军有望从质控“守门人”迈向医疗大数据“破壁者”。
记者:殷建华
编辑:殷建华
图片:受访企业、融媒体中心图片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