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闵行的云南“亲戚家”和闵行路名里,有多处体现着一条著名公路的身影,这条路便是1938年8月底开通的滇缅公路。 闵行区融媒体中心“融媒体+”成员“天袁地访”通过探寻闵行对口支援的云南省保山市以及闵行区境内的部分以云南省地名命名的道路,与读者共同铭记滇缅公路的抗战荣光。
闵行区云南“亲戚家”的历史丰碑
自2011年起,沪滇对口帮扶合作联席会议将保山列为重点帮扶地区,上海市闵行区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建立对口帮扶关系。2023年,两地进一步深化合作,通过产业协作、劳务输出、消费帮扶等方式,推动保山咖啡、茶叶等农产品进入上海市场。
在云南省保山市境内,蜿蜒着一条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民族记忆的公路。这条公路不仅实现了地理上的重要连接,西通缅甸,东接全国,更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国际运输动脉,见证了无数英勇与牺牲的故事。它是滇西20万民工用血肉筑就的抗战丰碑,也是南洋华侨机工日夜不息运输物资的生命线,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团结抗战的精神象征。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沿海港口相继沦陷。为了打开国际援助通道,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提议修建滇缅公路。在缺乏现代机械的情况下,约20万各族劳工(其中不少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以血肉之躯,在短短9个月(1937年12月—1938年8月底)内,用牺牲3000余人的代价,于崇山峻岭间抢修出了这条公路,被誉为“世界工程奇迹”。
滇缅公路修通后,物资紧缺,急需大量的司机和修理工,侨居南洋各地的广大华侨在陈嘉庚先生的组织号召下,选送3000多名机工回国承担外援物资抢运任务。这些机工(包括4名乔扮男装的女青年)放弃了国外优渥的生活条件,分九批来到昆明,经过简单培训后,就被分配到各个交通运输岗位上。在长达1000多公里的滇缅运输线上,开着满载外援物资的汽车,昼夜不息穿行于崇山峻岭和悬崖峭壁之间。
在那个年代,滇缅公路可谓是一条传奇之路,是中国依然可以保持对外联通的唯一通道,也是一条让国人寄予极大希望的公路,更是一条对抗战胜利作出特殊贡献的功勋级公路。
闵行对口援助县之一的龙陵,滇西抗战主战场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是闵行区对口支援的县之一。地处龙陵县的松山是滇缅公路的咽喉要塞,被称为“东方直布罗陀”,松山战役拉开了中国抗战大反攻序幕,松山也是中国抗战彻底收复的第一块国土;龙陵县的惠通桥是滇缅公路通过怒江天堑的唯一桥梁,也是保障后勤物资供给的抗日生命线;龙陵会战是滇西反攻作战中耗时最长、牺牲最大的攻坚战,也是歼灭日军最多的战役。
目前,龙陵境内大量的遗址遗迹和纪念设施,是滇西抗战、中国抗战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见证,是承载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是警醒世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重要平台。
闵行的云南路名,沪滇两地的情感纽带
在上海闵行区,尤其是闵行中南部地区,漫步街头,细心观察路牌,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这里遍布着以云南地名命名的道路。江川路、东川路、剑川路、宾川路、沧源路、元江路、澄江路、洱海路、腾冲路、畹町路、瑞丽路、芒市路……这些名字仿佛是一张无形的云南地图,铺陈在闵行的土地上。
畹町:“生命线”的咽喉与国门
闵行区的畹町路在闵行区莘庄镇的东南部,是一条幽静的城市支路,路名取自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的畹町镇。
畹町(傣语意为“太阳当顶”)在滇缅公路上的地位至关重要。不过百米的畹町桥横跨中缅界河,是滇缅公路中国段的终点和出境通道,也因此成为“抗战生命线”的咽喉。它意味着援华物资终于进入国门,战略和象征意义极其重大。畹町及其附近的遮放(当时也常归入畹町的辐射范围)是怒江西岸最大的物资仓储中心和转运中心。
从缅甸腊戍运来的大量军事物资(如武器、石油、药品)和国内出口换取外汇的物资(如桐油、锡)都在此集散、转运。遮放拥有8栋仓库建筑的武器储备库和油库。正因畹町位置关键,畹町桥以及畹町地区成为日军重点攻击目标。1942年5月3日,日军首先从畹町侵入中国境内,滇缅公路随后被切断。
在畹町桥头,陈列着一个当年筑路用的石碾子,上面刻有“万众筑血路,机工谱丹心。远征壮歌行,铸就抗日功。”道出了修筑滇缅公路之艰辛、南侨机工爱国之举与远征军之悲壮。豪情壮志,无悔誓言在80多年前的小镇畹町响彻云霄。
芒市:滇西路上的重镇与民族融合之地
闵行区的芒市路在闵行区莘庄镇的南部,是一条短小的城市支路,路名取自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首府芒市。
芒市(傣语称“勐焕”)是滇缅公路由龙陵通向畹町的必经之地,其所在的德宏地区依托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和自然条件,物产丰富。滇缅公路修筑时,大量外来汉族技工与当地傣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在共同劳动和生活中增进了了解,甚至通婚,这在当时有力地促进了边疆地区的民族融合,在全民抗战救国的大旗下,深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942年5月4日,日军在占领畹町后次日进占芒市。日军随后在松山、龙陵、芒市等地构筑坚固工事,图谋长期盘踞。1944年,中国远征军发起滇西反攻,经历包括芒市在内的系列战役,最终收复失地,将日军赶出国门,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抗战之歌。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