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三农 > 文章详情

科技创新赋能,光明农发智慧农业绘就新篇章

转自:上海三农 2025-08-27 16:11:22

在现代农业的浪潮中,科技已成为推动产业蜕变的核心力量。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践行者,光明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将自主创新视为发展引擎,通过多项关键技术突破与系统集成,不仅破解了传统种植中的多个瓶颈,更构建起一套“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精准协同

从“经验施肥”到“数据喂粮”

曾经,不均匀的机械抛洒和高成本的无人机施肥,是制约农业提质增效的难题。光明农发集团自主研发的水肥一体机,实现了灌溉与施肥的精准协同。通过智能调控,将尿素随水精准送至水稻根部,大大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

“我们聚焦水稻分蘖肥与穗肥关键期,通过调节下肥口与进水速度匹配度确保施肥均匀度,推动施肥从‘凭经验’向‘靠数据’转变。”光明农发集团相关技术负责人说,2023年以来,这项技术在大丰、崇明基地累计应用13万亩次,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氮素流失率最高降低30%,水稻成熟期关键养分指标也提升超过10%,实现了“省成本、增产量、护生态”的三重效益。

相较于无人机和抛肥机施肥的边角重施、漏施等不均匀情况,水肥一体化的肥效能做到均匀一致,让农田“喝水吃饭”,从此告别粗放,步入数字精准时代。

复式播种

多环节集成“一次下地”

针对稻麦轮作区繁复的播种流程,光明农发集团推出麦油复式播种技术,通过一款自主研发的多功能播种机,将碎土、旋耕、播种、覆土、镇压、开沟等六道工序一次性完成,彻底改变了传统多机分次作业模式。

2024年“三秋”生产中,光明农发集团大丰和崇明基地23万亩麦油种植已全部推广应用复式播种技术。应用该技术后,不仅将出苗率提升5%以上,还减少重复机械进地3次,节本增效超过10%,小麦和油菜单产增幅均突破10%。

同样地,在水田地区推广的“灭茬开沟平整封闭”一体化技术,将水田灭茬、开沟、整畦面、封闭作业一次完成,较常规水田作业流程直接减少3道工序,大幅精简了作业环节。这套技术不仅为飞播创造了优质种植条件,也给高出苗率提供了坚实基础,实现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效率跃升。

云端管控

万亩良田“指尖管理”

光明农发集团自主构建一套大田自动化灌溉系统,打造了从泵站到田间的全链路智能管理网络,通过“云平台、边缘服务器、智能控制柜、新型闸门与传感器协同联动”的创新组合,实现对灌溉过程的远程精准控制和全自动管理。

该系统技术负责人表示,这套系统尤其适配农田复杂环境。“比如动力学闸门可以严密防漏,光伏供电则解决了野外用电难题,无网络地区可依托LoRa广覆盖通信。”据悉,该系统已在大丰、崇明基地推广3万余亩,人均管理面积突破1000亩。相较传统的大田灌溉,自动化灌溉技术节水节电成效显著:每亩年节水达336立方米、节电8.4度。智慧灌溉的价值正在广袤田野中充分显现。

截至目前,光明农发集团已累计获得36项专利,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更是推动大规模农业走向资源集约、环境友好、高产高效的核心动力。未来,集团将继续深化农业科技赋能,为中国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持续输出“光明模式”和“光明智慧”。

文:欧阳蕾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