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租现象,如同城市管理中的一颗“毒瘤”,不仅严重扰乱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更隐藏着消防安全、治安管理等诸多隐患,一直是基层治理的难点与痛点。今年以来,徐汇区斜土街道聚焦群租治理这一重点工作,从机制构建、源头深挖、难题破解等多维度精准发力,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使群租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居民的居住环境持续改善。
常态长效压责任,整治成效稳提升
群租治理,机制是保障,责任是关键。为打破以往“整治-反弹-再整治”的恶性循环,斜土街道构建了群租整治常态长效机制,专门成立由街道主任牵头的群租整治专项工作组。今年上半年,工作组已召开专题会议10次,针对12345热线及54321楼组上报的群租疑难工单,推行“清单化+责任制”管理。每一项重点任务都明确时间节点、责任人和阶段性目标,确保整治工作有序推进。
现场整治拆除床板
据悉,截至8月26日,街道已组织专项整治行动64次,累计整治群租房屋584处,拆除违规床铺、门窗及隔断453处。对比去年同期,整治频次增加48.83%,整治房屋数量更是增长145%。随着群租工作督办跟踪闭环管理的推进,今年5—7月,12345热线收到的群租工单呈动态下降趋势,数量环比减少82%。居民诉求的“降温”,正是群租治理成效最直接的印证。
溯源剖析抓关键,中介治理破难点
群租乱象的背后,往往有着明确的“源头”。斜土街道紧盯12345工单线索,对今年1月以来的99件群租工单逐一进行专题研商、剖析根源。结果显示,中介托管48间房、二房东托管32间房、房东自租7间,中介、二房东成为群租的主要推手。
城管上门排查群租情况
抓住重点关键,深挖群租“始作俑者”,斜土街道对“黑中介”展开重点整治。一方面,召开辖区房地产中介专题会,由综合执法队现场开展普法宣教,明确群租违规的法律后果,为中介机构划清经营“红线”;另一方面,在区房管局支持下主动对接该中介上海总部负责人,点对点约谈辖区门店,对涉及的19处群租点位逐一调查核实。同时,斜土街道还督促门店负责人深化自查自纠,对已清退的房源点位加紧安装智能监控门锁,同步加大日常巡查频次与清退力度,推动形成“发现-上报-处置-固守”的工作闭环,从源头切断中介推动群租的链条,有效遏制了群租现象的滋生。
跨前联动破新题,类群租管理提质效
记者了解到,在治理的过程中,斜土街道还发现了一类“新难题”,即多人合租但未达“群租”认定标准的短租、日租住房。这类住房因人员流动快、管理难度大,极易引发新的居住矛盾。对此,斜土街道不回避、不等待,主动跨前一步寻找对策。
依托多方联动机制,斜土街道请公安部门牵线,专门邀约短租App负责团队共同探索治理方案。通过规范化的申报流程,强化短租房实有人口管理,精准掌握居住人员动态。同时拟推广电子门锁、人脸识别等技防手段,避免出现短租房再转租及“类群租”等问题,有效防止该类群诉集中爆发。这一系列举措,为破解这类“治理模糊地带”的难题提供了新路径,提升了类群租管理的质效。
斜土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将持续锚定群租治理长效目标,把阶段成效转化为持续攻坚的动力,以更细举措抓巩固、更实作风求突破,持续筑牢辖区安居防线。
记者:解景昇
编辑:邱彩红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