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机构倒闭,会员退费无门,本就够糟心了,健身教练趁人之危,谎称能“内部操作退费”,骗取手续费后挥霍一空,让无辜会员雪上加霜。近日,虹口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这样的案件,并以诈骗罪对孙某提起公诉。
从健身教练到“退费中介”
孙某在某知名连锁健身机构担任教练多年,结识了不少会员。2023年下半年,机构门店陆续关闭,会员们预付的健身费打了水漂,退费无门的焦虑在会员群里蔓延。
此时,孙某心生一计,想着“趁乱赚一笔”,主动私信那些急着退费的老会员,自称有特殊渠道可以优先退费,但是得交20%的手续费。为了让“内部渠道”更可信,他特意强调退费名额的紧张稀缺,“名额紧俏,仅限熟客”。同时,面对质疑询问,他含糊其辞,“你只要相信我就行了”“我不会害你”,不断用私人交情来麻痹对方。
被害人吴先生称,两人认识多年,私下关系非常好,“大家都在愁退费的事,他私信我说能办,但要交点手续费,基于这么多年的信任我就直接同意了。”
制造骗局:伪造证据+自导自演
起初,有人半信半疑,孙某很快发来“定心丸”——几张其他客户的“退费成功截图”,上面有转账记录和手写签名,还有“工作人员”催办进度的聊天记录。
实际上,这些都是孙某自己伪造的。他用修图软件制作了退费登记表,又从网上找来转账截图,加上“某某健身房退费专用”的字样,甚至模仿公司公章的样式添加印记,伪造他人成功退款的事实。同时,他自导自演,一人分饰几角:注册微信小号,假装客服给会员发消息:“您的材料已收到,正在走审批流程,预计14个工作日到账”;面对催得紧的会员,他用客服小号发内部通知:“因本月退费额度已满,该客户流程延迟至下月”,再用自己的账号同步发送消息。
骗局败露:钱没退回,人失联了
“一开始说14个工作日,后来拖到2个月,再问就说自己生病了。”被害人许先生说,他转了8万元手续费后,孙某的回复越来越慢,最后直接不回消息。四处打听后,发现还有两人也被孙某骗了。2023年9月到2024年4月间,三人被骗取共计10.8万元。
三人联系健身机构后得知,公司从未授权任何员工办理“内部退费”,更不会收取手续费,便立即报警。
到案后,孙某交代,自己因被公司拖欠工资,便想通过这种方式“捞一笔”,骗来的钱大部分被用于日常消费,甚至案发前仍在外旅游。那些“退费截图”“工作人员”都是他编造的,所谓的“内部渠道”根本不存在。
虹口区检察院审查后认为,孙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内部退费渠道”,通过伪造证据、扮演工作人员等方式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构成诈骗罪。考虑到孙某有自首情节,归案后如实供述罪行,且已全额退赔被害人损失,法院于2025年6月19日以诈骗罪判处孙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
1.警惕“熟人杀熟”。再深的信任,面对“内部渠道”“手续费”等诱惑时,也请务必保持清醒,多方核实,莫让情面成为骗局突破口。
2.认准官方维权途径。机构倒闭退费难,请通过官方公告、合法程序解决,任何私下收费承诺都可能是陷阱。
3.如发现被骗,要第一时间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及时报警,并向市场监管、消协等部门投诉,通过合法途径维护权益,避免遭受二次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