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打通法治宣传“最后一公里”,近期,吴家洼监狱联合农场社区及派出所创新打造“法治小集市”普法品牌活动,将高墙内的法治力量转化为社区治理的“暖心引擎”。
本次活动以“趣味学法零距离”为理念,吸引辖区居民100余人参与,发放普法资料100余份,现场解答法律咨询10余件,实现普法“供给侧”与群众“需求端”精准对接。
创新形式
“小集市”激活“大普法”
打破传统
“填鸭式”
VS
沉浸式法治
游园场景
“反诈套圈”现场:陈警官设计的“陷阱电话”(刷单返利、冒充公检法等)引发居民热烈讨论。
70岁的李大爷成功接到“不轻信陌生来电”“锦囊”后感慨:“原来骗子的话术现场来一遍!这比听讲座记得牢!”
(防诈宣传片截图)
《“金色”陷阱》防诈现场:当诱人的承诺配上精心包装的公司,还有貌似“亲人”打来的宣传视频,一场专盯老年人养老钱的,非法集资新骗局正在上演,别让家中老人的晚年储蓄,成为骗子的“摇钱树”,监狱民警用视频带您识破“AI换脸骗取养老金”的新骗局,也成为现场讨论最多的环节。
精准服务
“小案例”化解“真难题”
“房产继承”
风波平息记
VS
“养老骗局”
狙击战
监狱民警发挥职业优势,将高墙内的警示案例转化为社区普法的鲜活教材:
张阿姨因老宅继承问题与兄弟争执多年。活动现场,陈警官用经手的真实调解案例类比分析,详解《民法典》继承编新规,并结合现场资料,认真厘清权利归属。
“听了监狱里那些为争财产反目的故事,最后兄妹情、姐弟情都不要了,我现在也在想我是不是做错了!”张阿姨红着眼眶对小王警官说。
民警用自带的防诈短视频《“温柔”陷阱》,还原诈骗分子利用亲情话术骗取老人养老金的套路。
看完视频的赵奶奶立刻掏出手机:“我说群里怎么总有个‘干儿子’让大家买保健品!这就举报他!”
情感联结
“小摊位”传递“大温暖”
高墙
“执法者”
VS
社区
“普法摊主”
民警从“执法者”变身“普法摊主”,在互动中重塑警民关系:
领取法治专业杂志前排起长队——监狱民警结合公开法治刊物,向来“赶集”的爷爷奶奶和宝宝妈们解析《家庭教育促进法》。
“原来打骂孩子不止伤感情,还可能违法!”新手妈妈小林举着法治杂志手册说:“这本‘指南’我要放在床头上,一定要多翻一番!”
本次活动不仅是普法实践,更为长效机制探路。
“社区法治人才库”:后期将挖掘2名热心居民担任“法律明白人”,监狱将定期进行专题防诈、法律知识培训。
“菜单式普法”需求清单:收集居民关注的物业纠纷、电信诈骗等7类热点问题,定制后续课程。
“监地联动”常态化:与社区、派出所共建“法治小集市”,每月派驻民警坐班咨询,让法治小集市“永不落幕”。
为您推荐(点击阅读)
1、8000通电话背后的担当:方寸平台书写新时代监狱社会责任
2、【我执法我普法】帮人、帮忙,别帮信|墙案启示第三集
3、新警入列!2025 年新招录监狱民警“成长进行时”
编辑:许立春
供稿:吴家洼监狱 张盼盼
长
按
关
注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