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堆放点管理不到位,影响环境怎么办?”临汾路街道芳苑小区居民的一份投诉将小区建筑垃圾堆放点存在的问题摆上了台面,引发了一场多部门联动的专项治理行动。
网格吹哨,多格合一精准响应
安业街区网格长接收信息后,立即启动了“多格合一”联动机制。这并非单兵作战的信号,而是一张无形却高效协同的网——信息迅速流转至街道城运中心、平安办以及城管部门,三方组成的联合工作组迅速抵达现场勘查。
次日上午,居委会召集业委会与物业公司召开“1+5+X”共治联席会议,对如何妥善处置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会上,物业表示,由于小区装修垃圾要满一车时才能申请清运公司放置回收箱,然后当天清运走,无法长期固定放置,所以导致了零星装修垃圾堆放和居民随手扔的生活垃圾等一起堆积。
城运中心和居委会、物业、业委会经过商讨,决定在此处长期设置建筑垃圾专用回收箱,解决装修垃圾落地难题。方案确定后,网格员上门向投诉人反馈,投诉人及其家人对此方案表示认可,并殷切期盼“越快越好”。
力量汇聚,现场清运雷霆出击
城运中心发挥资源调配枢纽作用,迅速调运大型建筑垃圾清运回收箱至现场。网格员协同物业人员,组织力量将堆如小山的装修垃圾转运入箱。
与此同时,网格员们的身影还出现在小区公告栏前和楼栋入口处——他们挨家挨户开展宣传,呼吁居民勿随意丢弃垃圾,共同守护公共安全底线。网格员们日常巡查时,也特意加强对该区域的关注,确保问题不反弹。
长效守护,未诉先办筑牢根基
清运并非终点。为彻底解决此类问题,街道城运中心已计划购置数个装修垃圾专用回收箱,将其固定设置在小区合理位置,从源头上规范建筑垃圾投放。业委会与物业亦在居委会指导下,着手拟定相关管理制度,明确各方责任,确保长效管理机制落地生根。居委也将持续跟进此事,监督物业落实移动箱房的日常管理和清运频次,确保承诺兑现。
从居民发出呼声,到点位恢复畅通、长效方案落地生根,芳苑小区上演了一场基层治理的高效协同。网格“哨源”精准敏锐,“多格”力量闻令即动,资源调配迅捷有力,居民协商凝聚共识——共同熔铸成一把解开社区治理顽疾的钥匙。
这场“破堵”行动,不仅规范了问题突出的建筑垃圾堆放点,更疏通了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它有力证明:当“多格”真正“合一”,力量贯通,资源汇聚,再顽固的社区痛点,也能在合力之下迎刃而解,为居民生活筑起坚实安心的屏障。
长效守护,全域覆盖的“静安样本”
清运行动虽告一段落,但芳苑小区的垃圾治理实践,恰是临汾路街道全域推行“装修垃圾不落地”新模式的缩影。自2023年起,临汾路街道以“装修垃圾专用回收箱”为突破口,在全区率先探索装修垃圾收运革新——通过科学布局固定回收箱体、建立“定时定点投放+预约到点收集”机制,实现装修垃圾从源头袋装化、投放规范化到运输密闭化的全流程管控。
至2024年底,街道已完成对26个居住区专用回收箱100%全覆盖,累计清运效率提升超40%,噪声与扬尘投诉量也大幅下降,这一成效的背后,是街道城运中心依托“多格合一”机制形成的闭环管理。如今,装修垃圾专用回收箱在芳苑小区的“固守”,正是这一模式生命力的印证。装修垃圾“堆积成山”的景象已成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社区空间的释放与居民安全感的回归。
记者:陈天艺
资料、图片:临汾路街道
编辑:史笑雨、任映蓉(实习)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