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手段。今天(8月22日)是上海、北京、杭州、广州、深圳五个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共建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机制“满月”的日子。上海市嘉定区与北京市通州区也顺利完成了首例京沪“跨省通办”业务,群众无须奔波千里就能享受“跨省通办”带来的高效与便利。
“我们给您邮寄出的纸质证书,收到了吗?”“收到了,非常感谢!”电话里,上海市嘉定区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做回访工作,久居北京通州区的张先生是首位不必在京沪两地奔波,就顺利完成了不动产权换发新证的受益市民。
市民张先生在北京申请不动产新证
前几天,张先生来到北京市通州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提出需要更新名下位于上海市嘉定区的不动产权证。工作人员了解其需求后迅速响应,立即与嘉定区不动产登记中心连线,在启动跨省协同机制的同时,指导张先生登录“上海市一网通办”平台,在线填写信息、电子签章、上传材料、提交申请。身处上海的工作人员收到申请后迅速启动审核程序,同步指导张先生完成网络缴费后,对方随即就领取到了电子证书,而纸质证书在几天后便可通过EMS邮寄到家。
从进入登记大厅到完成审核登簿再到拿到电子证书,张先生全程仅用半小时。“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地办”的承诺,变成了张先生手中温热的现实。“虽然京沪高铁很快直达,但至少也得抽出一天时间办理,没想到这么快,非常适合我们这些时间紧张、对流程不熟悉的人。”张先生表示。
上海市嘉定区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服务专窗
7月22日,沪京杭穗深成功签订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合作协议。1个月以来,仅上海试点的浦东、嘉定等区域已办理近10起相关跨省业务。根据协议,首期服务内容涵盖转移登记、变更登记、抵押登记等高频事项。在办理模式上,推出“异地帮办、全程网办”与“异地代收、属地办理”双轨机制,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甚至“零跑腿”。
为市民邮寄出的不动产权新证
从横跨千里到办在本地,从往返一天到半个小时,该项举措标志着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改革在“长三角跨省通办”成功经验基础上又一次实现了新的突破,也是全国重点城市不动产登记机构跨区域协同的创新举措,未来将为五个城市超9000万人提供不动产异地登记服务。
“这一举措彰显了大家通过制度创新,协同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嘉定区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副主任胡艳表示,中心将进一步深化高频事项“全程网办为主,异地代收为辅”的办理模式,为办事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安全的不动产登记服务。
撰稿:俞超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