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嘉定 > 文章详情

房子继承有纠纷?嘉定法院把法庭“搬”到社区来解决

转自:上海嘉定 2025-08-22 08:12:29

8月20日下午,嘉定区人民法院嘉中法庭联合嘉定镇街道综治中心,在嘉定镇街道办事处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巡回审判活动。不同于庄严肃穆的审判庭,社区居民们围坐一室,共同见证了一起继承纠纷的调解过程。

原告赵女士与被告赵某是亲姐弟。被继承人、二人的父亲今年6月因病去世后,留下一套按“九四方案”购买的公有住房。因家庭原因,相关材料难以补全,导致公证程序无法推进。无奈之下,赵女士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依法继承父亲遗留的房屋。在法官的调解下被告赵某同意放弃继承权,确认涉案房屋由姐姐一人继承,公证程序得以完成。

赵女士在庭审结束后感慨:“我们年纪大了,跑来跑去很麻烦,现在庭审能进社区,真的是在为老百姓办实事。”

嘉定区人民法院嘉中法庭法官张亚雯介绍,家事案件往往涉及继承人身份认定、遗产范围确认、新型财产分割等复杂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巡回审判,把家人拉回熟悉的社区场景,让他们放下对抗情绪,面对面打开心结,联合基层力量化解矛盾。”

在不少类似案件中,当事人并没有激烈的对抗,仅需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来完成财产分割、继承登记等程序。过去,他们往往要耗时数月甚至更久,走完完整诉讼流程才能拿到判决或调解结果。如今,嘉定区人民法院依托“家事教育巡回审判(调解)工作站”深入社区,针对矛盾较小的分家析产、法定继承案件,优先组织调解并及时出具调解书,最大限度减轻群众的诉累,将法庭从审判楼搬到市民身边。

庭审结束后,法官还围绕“继承案件常见问题”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对于居民们关心的继父母子女是否具有继承权、新类型财产如何分割等问题,一一耐心解答。

“平时我们也会在线上观看庭审直播,但现场感觉完全不同,讲座环节还能提问,很多平时工作中可能碰到却不懂怎么处理的案例,今天都得到了启发。”花园弄社区社工周岩彬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嘉定区人民法院立足区域特点,创新推行“12×12×12”巡回审判全覆盖模式,即覆盖12个街镇、贯穿12个月、涉及12类纠纷,实现“巡回审判-源头预防-社会治理”闭环,让公平正义能够精准抵达群众身边。

“对市民而言,家门口的庭审意味着更少的奔波、更低的成本;对基层治理而言,矛盾化解在前端,减少了激化风险。”张亚雯表示。

此外,嘉定区人民法院还借助“云享嘉法庭”等设备设施,对接“三所一庭”纠纷化解机制,关注一线调解人员反馈的纠纷背后争议,联合属地主管部门联动治理,在“治标”的同时协同做好“治本”工作。

据统计,截至目前,嘉定区人民法院围绕12类案由共开展巡回审判59次,作出示范判决12件,现场化解纠纷94起,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8场次。接下来,嘉定区人民法院将在区综治中心设立“云享嘉法庭”巡回审判点,依托四个人民法庭,在12个街镇综治中心开展巡回审判和普法指导。

撰稿:秦建
摄像:魏明恺(通讯员)

编辑:李蓝玉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