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上海市静安区在杭州举办“‘AI+’智创未来·聚势静安”专题推介会,通过区域推介、政策解读、企业分享等环节,向杭州企业全面呈现静安在人工智能及其应用场景领域的产业生态与发展机遇。
活动由静安区投资办和苏河湾功能区承办,区科技经济委、市北功能区、大宁功能区和天目西路街道、江宁路街道、北站街道、石门二路街道、宝山路街道、芷江西路街道等相关单位代表共同参加。活动吸引近50余家杭州企业代表参会,旨在深化跨区域产业协同,推动“AI+”技术与实体经济和应用场景深度融合。静安区副区长胡勇出席活动。
推介会上,以“政策赋能与场景开放双轮驱动”为主线,围绕产业能级跃升、创新驱动、场景培育、生态布局四大方向,苏河湾功能区和市北功能区代表静安作推介,区科技经济委深度解读超高清视听产业专项政策,展现从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的全链条支持体系。
苏河湾功能区聚焦“世界级滨水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双定位,以历史文脉赋能总部经济,融合“AI+”多元测试、应用场景与国际会客厅功能,打造“‘AI+’新消费生态共同体”,加速AI技术场景落地。
市北功能区介绍“算力支撑+数据赋能+科创孵化”产业生态,分享云数智链产业集群建设成果,通过算力基础设施、政策扶持与资本赋能的闭环服务,培育出一批细分领域领军企业。三方协同发力,以政策工具包与超级场景开放为抓手,为AI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保驾护航。
会上,三家企业代表分享了与静安共成长的“AI+”实践经验。
数说故事总经理魏炯翔以自身45天落地运营的经历,讲述了“静安速度”背后高效服务与产业生态的支撑,以及“静安温度”如何推动企业构建“技术+全球资源”整合能力,不仅自身扎根静安,更计划带动伙伴企业共同入驻;
“今日人工智能”运营总监芮妩敏聚焦静安滨水空间,以“‘AI+’新消费生态共同体”为主题,构想了AI技术在历史建筑活化、楼宇低碳管理、商业流量裂变等场景的创新应用;
国晨创投浙江区域负责人杨鑫从资本视角出发,介绍了通过投资生态资源整合,联动产业供应商、客户及技术方,与区域政策协同赋能AI企业发展的经验成果。
本次活动,苏河湾功能区深化“招商服务一体化”联动工作机制,以“1+6+X”联动为主体,主动打破条块分割壁垒,邀请楼宇和园区代表参与跨区域推介,通过载体展示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释放苏河湾在AI研发、跨境服务等领域的空间载体潜力。
依托苏河湾企业家联盟、苏河湾楼宇联盟和企业家会客厅等平台的会商协作机制,本次推介会通过平台企业、链主企业和商协会组织,广泛邀请AI产业技术方、应用端和载体层等多种类型企业到场,以商引商创新拓展推介渠道。
出海正在成为科技企业竞帆远航的新蓝海,依托静安国际化专业服务业集聚优势,苏河湾积极链接全球资源,“奔流——两河对话”等国际产业交流活动品牌持续发力,持续推动跨境科技产业交流合作,构建国际化招商服务生态,为跨区域产业协同与全球资源链接提供坚实支撑。
静安区依托云数智链产业集聚优势与前瞻性战略布局,成为上海唯一入选“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的地区,区块链企业数量在上海各区中排名第一,“浦江数链”“上海区块链测评中心”等一批重要行业基础设施也在静安落地。超高清视听产业规模近500亿元,已成为上海的核心集聚区,汇聚近百家企业,拥有7家市级以上技术中心、21家专精特新企业及5家“小巨人”企业。
胡勇强调,静安将通过持续打造优秀的营商环境、丰富的应用场景以及专业高效的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推动企业在静安扎根发展。推介会后,静安区政府与杭州企业代表举行闭门座谈会,就技术合作、场景共建等议题展开深入对接。
本次推介会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对下半年经济工作要求的具体行动,聚焦重点行业调度与微观主体培育,大力开展靶向招商、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吸引企业“落下来”,落实区委“五个强化”部署,以“提升责任感、紧迫感,全力补足缺口、精准发力”的务实行动,助力静安加速构建“AI+”产业发展高地。
记者:陈洁
编辑:徐悦琳
资料:苏河湾集团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