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静安 > 文章详情

临汾路街道2025年社区工作者主题辩论赛圆满落幕

转自:上海静安 2025-08-21 15:02:57

“小区物业应先提高物业管理费再提供优质服务,还是先提供优质服务再提高物业管理费?”近日,临汾路街道社区工作者围绕这一物业治理难题展开了一场思辨盛宴。

这是由临汾路街道举办的“临聚思辩·汾享治慧”社区工作者主题辩论赛中的一场比赛。本次辩论赛围绕今年街道重点工作,结合党建引领物业治理“百日攻坚”行动,以物业服务质量、社区矛盾调解、数智技术应用等热点话题展开激烈辩论。

半决赛第一场,正反双方聚焦党建引领物业治理,围绕“小区物业应先提高物业管理费再提供优质服务,还是先提供优质服务再提高物业管理费”这一辩题展开。通过辩论,社区工作者们对推动物业服务质价相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党建引领物业治理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半决赛第二场,在社区工作中“情理比法律更重要”还是“法律比情理更重要”,成为了辩论攻防的焦点。社区工作者们结合基层工作实践,积极探索法理情相融合的社区治理新路径,更加懂得综合运用法治思维与“枫桥经验”化解社区矛盾、解决社区问题的重要意义。

两场比赛胜出的两支队伍晋级决赛,以“新时代群众工作”为主题,就“在社区治理中,通过‘铁脚板’开展‘四百’走访更重要,还是充分运用大数据等先进数智技术更重要”展开终极对决。通过辩论,社区工作者们认识到,既要开展好“四百”走访,也要充分发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的优势,努力回应群众急难愁盼,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最终,“七芒星队”荣获一等奖,“四社联心队”荣获二等奖,“五八四十队”“深藏BLUE队”荣获三等奖,来自“七芒星队”的张磊荣获最佳辩手,和源名城第一居民区、阳曲路470弄居民区、闻喜路251弄居民区、闻喜路555弄居民区荣获“优秀组织奖”。

社区工作者辩论赛是临汾路街道提升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激发基层治理创新活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为开展好本次辩论赛,前期街道开展赛前培训,系统讲解辩论实战技巧,引导选手掌握通过规范化表达凝聚多元共识的方法,提升参赛选手的专业水平。

通过前期培训和充分准备,来自街道20个居民区的32名社区工作者通过抽签组成8支辩论队伍,围绕“居民区在开展志愿服务时,应更注重‘专业化’,还是应更注重‘覆盖面’”展开激烈辩论。经过四轮紧张激烈的角逐,最终4支表现优异的队伍成功晋级半决赛。

比赛心得:

场中路1011弄居民区社工张佳雯:

作为本次辩论赛主席,见证从物业费与服务的辩证到情理法的碰撞,再到“铁脚板”与“大数据”的交锋,让我对居委会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今后,我要发扬“铁脚板”精神,认真走访倾听居民的想法,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同时用好“社区云”“临小助”等数智技术工具,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铁脚板”的温度传递关怀,以大数据的精度提升服务水平。

临汾路375弄居民区社工张磊:

非常荣幸被评选为本次辩论赛的最佳辩手。初赛以志愿者为主题,论临汾路街道“社志融合”联动模式;复赛谈法律与情理,显法理为基、情理为桥的智慧;决赛看 “铁脚板” 与数智技术,传统与科技协同发力。通过三轮思辨凝聚共识,也让我对社区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今后我将带着这份认知深耕社区。

临汾路380弄居委会委员孔令渊:

辩论赛的攻防博弈,让我对社工工作有了新的理解。评委强调的“逻辑链完整”,对应着社工工作中面对居民提出的问题要形成闭环;队友间的即时补位,像极了多部门协作时的默契补台。这场思辨让我更确信,理性与温度的平衡,是做好社区工作的关键。

保德路425弄居民区社工任琪芸: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这场辩论比赛不仅是唇枪舌剑的舞台,更是碰撞智慧、锤炼能力的熔炉。在这场激烈的思辨过程中,让我学会了多角度看待社区治理矛盾点,提升了自己的应变能力。这份收获,必将转化为服务居民的智慧与力量,为凝聚共识、建设更有活力的社区贡献力量!

和源名城第一居民区社工张佳玮:

这次辩论让我更坚信:社区工作,情理当先行!今后,我要把“心”放在第一位,理解居民的喜怒哀乐,处理事情不光看规定,更要考虑实际情况和人情冷暖。用真情换真心,做居民的贴心人,让社区服务真正暖到居民心坎里。

通过辩论赛,社区工作者们查阅资料、研习政策、分析案例,进一步厘清了工作思路。辩论是思想的交锋,但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实践。赛场上迸发出的智慧火花,最终要转化为联系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

未来,社区工作者将把在辩论赛中展现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考、系统性分析能力,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像准备辩题一样,精准把握居民需求和社区痛点;像论证观点一样,寻找解决社区难题的最优路径;像团队协作一样,凝聚合力、激发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像尊重对手一样,在包容倾听中寻求共识,化解矛盾。

(资料、图片来源:临汾路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