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上海社会科学院”关注
本文刊载于2025年8月18日《江苏经济报》第04版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宏伟蓝图中,江苏积极作为,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发展共同体样本贡献了重要力量。研讨会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振围绕“以一体化模式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发展共同体样本”这一主题,发表了深刻见解,剖析了江苏及长三角地区共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路径。
“要进一步缩小差距,需紧扣联动、分工、共享三个核心路径。”王振认为,首先必须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释放要素畅通流动活力。长三角三省一市必须突破行政壁垒,消除地方政府过度干预,促进要素畅通流动,发挥各地比较优势,让市场决定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为产业跨区域协同创造良好环境。同时,他强调“深层次改革中,长三角地区要率先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改革,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更好发挥引领作用”,新能源等产业的转移应遵循市场规律,地方政府不应过度干预,避免“洗掉发展机会”。
其次,要破解公共服务“地方化”难题。王振通过长期调研发现,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长期依赖地方财政,导致地区差距明显,要突破这一困境,不仅需要技术层面的打通,更要解决体制性问题,优化中央与地方在公共服务权责上的划分,比如继续推广“一卡通”等政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衔接、政策协同、标准趋同,尤其要关注农村人口和农业转移人口的公共服务保障,让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缩小差距的支撑。
同时,长三角三省一市在深化区域合作中,建立健全成本共担与利益共享机制至关重要。王振举例说,长三角地区的大型科技仪器设备共享平台,通过“创新券”方式,很好地解决了运维成本的共担问题,在推进产业有序转移中也需建立类似机制,如共建合作园区可参考股份化模式,让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按财力、项目特点等合理分担成本、合理共享利益,实现“不是只顾自己,而是通过机制让各方合作共赢”。
在王振看来,加快建成长三角发展共同体就是一场深层次改革,需要市场与政府协同,更需要区域间的共识与行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长三角三省一市正沿着这一方向先行探索、积极前行,让“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从理念走向现实。
(记者 张韩虹 实习生 傅 敏)
来源:江苏经济报
制作审核:院党委宣传部
(院科研成果传播办公室)
责任编辑:孙雅玮
扫码关注
上海社会科学院积极响应中央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号召,以构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新智库为目标,大力实施智库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强阵地,成为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成为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力的国家高端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