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绿色青浦 > 文章详情

水、巷、桥,来朱家角古镇感受江南水乡别样的三重韵致!

转自:绿色青浦 2025-08-18 10:49:02

朱家角

若将江南古镇比作一幅水墨长卷,朱家角定是那最灵动的一笔。水是它的魂,桥是它的骨,巷是它的脉——千年岁月在此沉淀,化作一湾活水、几曲石桥、数条幽巷,共同诉说着“灵韵朱家角、海上最江南”的温润故事。这里既有“长街十里,店铺千家”的市井繁华,又有“荇藻牵衣,鱼戏砚台”的水巷灵动;既有“三十六桥明月夜”的廊桥景致,更有“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的烟火人间,这里拥有你对江南水乡的所有幻想!

水是古镇的魂

 灵 韵 朱 家 角 

 海 上 最 江 南

随着朱家角古镇风貌的不断提升,整治过后的古镇水巷,像被拭去尘垢的琉璃。如今的水,既保留了记忆里的温润,又添了新时代的明净。趴在石栏上看水中的倒影——那倒影太真切,让人分不清是桥入水,还是水出桥。

水底的卵石裹着青苔,随着水波微微颤动,仿佛宣纸上晕染开的水墨丹青。偶尔几尾小鱼倏忽往来,调皮地钻入荇藻丛中,搅得水草轻轻摇摆,惊起一串细密的水泡。小船摇过,船桨划开水面,荡出层层涟漪,搅碎了倒映的白墙黑瓦。这湾活水,是朱家角千年不息的命脉,是朱家角古镇的灵气、脉动和生机。水与桥,柔与刚,静与动,就这样相伴了千年。

桥是古镇的骨

 朱 家 角 古 镇  

朱家角除了拥有“沪上第一桥”之称的放生桥,还拥有福星桥、中和桥、惠民桥等共36座古桥。这些古桥多建于明清时期,采用花岗岩或青石建造,造型各异,构成了朱家角“三步一桥,五步一景”的水乡特色。

桥面被岁月磨得光滑,石缝间偶有野草探出,在风中轻轻摇曳。站在桥上望,两侧是错落的屋檐,黑瓦白墙,层层叠叠地向远处延伸。桥下,是蜿蜒的水巷,乌篷船静静地泊在岸边,随着微波轻轻晃动,船身与水面的摩擦发出细微的“吱呀”声。而脚下,是千百年人来人往的印记——石阶中央微微凹陷,那是无数脚步共同刻画的历史。

巷是古镇的脉

  朱 家 角 古 镇   

作为上海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镇之一,朱家角古镇的小巷网络纵横交错,完美展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美学。被誉为“沪上第一明清街”的北大街,宽仅2-3米,青石板路两侧密布明清建筑,保留着原生态的商铺和民居结构,抬头可见典型的马头墙与雕花门楣。漕河街沿漕港河而建,多临水茶楼,透过茶楼窗隙可见摇橹船缓缓划过,此时,光阴也如小船般慢了下来,任一盏清茶由热转凉,看尽漕港河畔的朝晖夕阴、船去船来。

在朱家角古镇,这里的每一条小巷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每块砖都有着岁月的风霜,每缕风都带着水乡的低语。不必急着打卡,不妨让鞋底沾些斑驳的青苔,任由脚步在泛着幽光的石板上流连。

记者:吴莲

摄影:吴莲

编辑:沈千慧

责任编辑:沈伟群(首席)

终审:张全权(首席)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