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博物馆 > 文章详情

讲座预约丨“龙腾中国”及东馆巡礼系列讲座(附预约链接)

转自:上海博物馆 2025-08-17 22:24:22

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特展

讲座主题

“东方之美者”——红山文化玉器再认识

讲座时间

2025年8月20日 14:00

讲座地点

上海博物馆东馆(世纪大道1952号)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

郭大顺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

讲座简介

本讲座将梳理红山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史,以及牛河梁遗址各地点积石冢玉器出土情况。从选料、工艺、分类、造型、功能、发展演变研究等方面解析红山玉器,阐释猪龙与熊龙、斜口筒形玉器龟壳说、勾云形玉器与神权、玉蚕与玉帛、唯玉为葬与藏玉于冢、祭祖与祭天等热点问题,揭示红山文化发展的深层背景——当地深厚历史文化基础和与周邻先进文化的交汇,展现农耕、游牧、海洋文化催生下产生的渔猎文明的生命力和传承力。

主讲人介绍

郭大顺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辽宁省文物保护专家组组长、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发现并主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编写和前期保护规划。著有《礼出红山-牛河梁遗址的发现与研究》《追寻五帝》《龙出辽河源》等专著及论文百余篇。

预约请识别二维码↓

特别提醒:

1.本次活动面向18岁以上的成年观众,所有观众需进行实名制预约。行动不便的老人建议由成年人全程陪同,陪同人员亦需预约。

2.活动前30分钟开始签到,观众凭本人手机预约码、本人有效身份证,由上海博物馆东馆(世纪大道1952号)的东入口处通过核验、安检依次进入会场。

3.进场后请按工作人员的指引就坐。

4.因场地有限,本次活动不提供停车位,建议绿色出行。

5.请勿携带除无色无味的饮用水以外的饮料入场。

6.活动迟到超过15分钟者谢绝入场。

讲座主题

红山古国初显现——以牛河梁遗址考古发现为中心的讨论

讲座时间

2025年8月21日 19:00

讲座地点

上海博物馆东馆(世纪大道1952号)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

郭明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

讲座简介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史前考古学文化之一,至迟自红山文化中期偏晚阶段开始进入繁盛时期,初步实现了从文化向文明的转变,出现了以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的祭祀礼仪中心。大型社会公共空间的营建、使用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组织动员能力的体现,“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实施以来,牛河梁和其他红山文化遗址的考古新发现为认识红山社会的组织结构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线索,由此引发的思考及对现有资料的分析和审视,为认识“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红山社会带来了新的契机。

主讲人介绍

郭明 历史学博士,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东北地区史前考古,近年以红山文化特别是牛河梁遗址的发掘与研究为工作重点,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晚期社会的构成》《红山——中国文化的直根系》。

预约请识别二维码↓

特别提醒:

1.本次活动面向18岁以上的成年观众,所有观众需进行实名制预约。行动不便的老人建议由成年人全程陪同,陪同人员亦需预约。

2.活动前30分钟开始签到,观众凭本人手机预约码、本人有效身份证,由上海博物馆东馆(世纪大道1952号)的东入口处通过核验、安检依次进入会场。

3.进场后请按工作人员的指引就坐。

4.因场地有限,本次活动不提供停车位,建议绿色出行。

5.请勿携带除无色无味的饮用水以外的饮料入场。

6.活动迟到超过15分钟者谢绝入场。

讲座主题

见龙在田 天下文明——元宝山红山文化积石冢考古发掘与研究

讲座时间

2025年8月24日 14:00

讲座地点

上海博物馆东馆(世纪大道1952号)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

党郁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

讲座简介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是内蒙古自治区目前考古发现最大的一处南方北圆、坛冢一体的红山文化礼仪性建筑,发现了一批红山文化祭祀遗存和墓葬。出土专供该类礼仪性建筑的不同类型的无底筒形器据初步统计可达千件,其中原位保存有百余件。其他还有彩陶塔型器、器盖、盘和三足杯子等。不同形制等级的红山文化墓葬为红山文化葬仪、埋葬制度、人群组成等提供了重要信息。该遗址科学考古发掘有明确地点的玉石器百余件,器类有环、镯、圆璧、方璧、管、猪龙、斜口筒形器、兽面带齿饰、龟、鸮、鸟、蚕、蝉、斧、钺、凿、锥、锛等,极大丰富了红山文化玉器的种类与数量。元宝山石构建筑、墓葬及出土器物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古国第一阶段红山文化先民的文明程度。藏玉于墙、石构建筑及玉冠饰等也反映了与河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等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承。

主讲人介绍

党郁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理学博士。入选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主持参与赤峰市西刘家屯兴隆洼文化、魏家窝铺红山文化、三座店和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等遗址的发掘与整理工作。出版报告有《赤峰魏家窝铺红山文化环壕聚落考古》《小黑石沟——夏家店上层文化遗址发掘报告》《夏家店上层文化的青铜器》《岱海地区东周墓群发掘报告》《浑河下游地区区域性考古调查报告》《浑河考古》等数十部,简报及论文《赤峰市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发掘简报》《大甸子墓地所见祼礼葬仪的反映》《内蒙古中南部先秦两汉时期人地关系的考古学观察》《凉城县水泉墓地的相关问题》等四十余篇。著作论文多次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

预约请识别二维码↓

特别提醒:

1.本次活动面向18岁以上的成年观众,所有观众需进行实名制预约。行动不便的老人建议由成年人全程陪同,陪同人员亦需预约。

2.活动前30分钟开始签到,观众凭本人手机预约码、本人有效身份证,由上海博物馆东馆(世纪大道1952号)的东入口处通过核验、安检依次进入会场。

3.进场后请按工作人员的指引就坐。

4.因场地有限,本次活动不提供停车位,建议绿色出行。

5.请勿携带除无色无味的饮用水以外的饮料入场。

6.活动迟到超过15分钟者谢绝入场。

东馆巡礼

讲座主题

东馆巡礼·中国历代绘画

讲座时间

2025年8月23日 14:00

讲座地点

上海博物馆东馆(世纪大道1952号)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

李兰

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副主任、研究馆员

讲座简介

上海博物馆中国历代绘画馆是目前海内外唯一的系统展示中国古代绘画通史的常设展,通常每半年更换一次展品,每次都有一定数量的馆藏新面孔精品出现。上博东馆中国历代绘画馆在人广馆“中国历代绘画馆”的基础上,对展览架构进行了调整和扩容。在展陈六大版块(唐宋、元、明前中期、明末清初、清中期、清晚期)展陈大纲的基础上,结合馆藏绘画类文物实际情况,增加和重新划分为八大版块:唐宋、元、明前中期、明后期、清初期、清中期、清晚期、现代,以便为观众更加清晰地梳理中国绘画史的发展脉络。此外,展馆通过制作多媒体“中外书画时光轴”大型书画互动项目,以高清图像的形式充实中国书画展线的同时,依据时间轴线与外国美术作品加以比对,突显中国书画艺术在世界艺林中的独特地位。

另外,作为中国绘画史的有益补充,开辟“书画特型馆”展示巨型书画卷轴精品,弥补人广馆展陈条件不足的遗憾。

讲座将会从新陈列的策展意图、创新点、名品赏析等各个方面来分享。

主讲人介绍

李兰 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副主任、研究馆员。上海博物馆馆级课题“上海博物馆东馆中国历代绘画馆展陈项目”负责人。多年来潜心从事中国古代书画的研究和展陈策划工作。发表学术论文《陈洪绶<雅集图>卷考》《<睢阳五老图>及其摹本》《孙氏弘一斋书画鉴藏》等多篇。专著《江南书画》,荣获第三十五届华东地区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图书奖二等奖。参编《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杨仁恺著),荣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主要负责“孙煜峰家族捐赠上海博物馆——弘一斋书画精品展”“莱溪华宝——翁氏家族旧藏绘画展”“至扇至美——上海博物馆藏历代扇面书画名品展”等展览内容策划工作

预约请识别二维码↓

特别提醒:

1.本次活动面向18岁以上的成年观众,所有观众需进行实名制预约。行动不便的老人建议由成年人全程陪同,陪同人员亦需预约。

2.活动前30分钟开始签到,观众凭本人手机预约码、本人有效身份证,由上海博物馆东馆(世纪大道1952号)的东入口处通过核验、安检依次进入会场。

3.进场后请按工作人员的指引就坐。

4.因场地有限,本次活动不提供停车位,建议绿色出行。

5.请勿携带除无色无味的饮用水以外的饮料入场。

6.活动迟到超过15分钟者谢绝入场。

供稿|教育部

初审|石维尘

终审|汤世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