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普陀 > 文章详情

9月开放!百合桥建设完成,解锁苏河两岸新生活

转自:上海普陀 2025-08-17 17:10:33

记者从普陀区建管委获悉,连接普陀与静安两区的苏州河首座悬索人行桥——百合桥现已建成,正式进入验收阶段,预计将于9月与市民朋友们见面。

摄影记者:陈梦泽(新民晚报)

蜿蜒流淌的苏州河上,这座位于长寿湾区域崭新的桥梁如同一条“空中纽带”串联起了两岸新生活。百合桥全长245.75米,主跨83.95米,于普陀段设置2处引道和2处旋转楼梯,静安段设置1处引道和1部无障碍电梯。桥梁的建设将为市民出行增添跨河通道,将两岸间的步行时长缩短至5分钟。“老早我们去河对面要绕好大一圈,以后有了这座桥就方便多了。这桥造得也美观、漂亮!”家住附近多年的朱艺萍阿姨欣喜地说道。

从空中俯瞰,百合桥呈“人”字形布局,桥梁主体和桥下的绿化景观布置又形成了一个“合”字。“这既呼应了‘百合’的名字,也体现了‘融合’的核心理念。这座桥是人与交通的融合、人与商业的融合、人与生态的融合。”普陀区市政工程建设中心工程科科长黄冠峰进一步阐释,桥梁一方面打通了两区交通,另一方面也将为周边天安千树、M50创意园区等带来更多“流量”。

建设完成后,百合桥将同步融入苏州河慢行系统,与滨河步道、骑行绿道无缝衔接,助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全面升级。未来,市民可沿河漫步、骑行、观景,体验舒适美观的亲水岸线。

百合桥在工程建设方面也独具匠心,弧形的钢结构轻盈灵动,让整座桥看起来更为优雅靓丽。“为平衡美学与安全,百合桥的建设其实极具难度。”黄冠峰介绍说,“我们在施工中采用了多种创新工艺。”比如,针对苏州河床地质松软且水位受潮汐影响大的特点,施工团队采用了“钢桁架整体吊装”工艺,在工厂预制桥梁主体后,精准吊装至预定位置,既减少河道作业时间,又避免对水生态的干扰。而在拉索施工中,为达到主缆线形厘米级精度,项目团队采用分级加载与动态微调的“组合拳”,将索力偏差牢牢控制在安全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百合桥未来还将在普陀“绽放”更多内涵。借“百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的婚姻美满、家庭和睦等象征,普陀区正计划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在百合桥周边打造“甜蜜经济”集聚地,植入“苏河婚典”集体婚礼等区内文化品牌活动,以“一桥”激发更多城区活力。

记者:钱佳莹

摄影:钱佳莹、陈梦泽(新民晚报)

编辑:沈悦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普陀·遇见新视角|当我们的城市照了照镜子,于是……

 【上海之夏·精彩普陀】冰壶挑战、夏夜派对,普陀这家商场以多元活动提升消费体验

 【书单】一书一世界,这些好书你读过吗?

 【便民】“乐业上海优+”行动进行中!200余场就业服务活动助力职场启航

 普陀 你好 | 亲子时光乐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