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位于杨浦区创智天地6号楼的“V聚场”正式投入使用,“张开双臂”欢迎优质内容创作者。如今,“V聚场”启用已“满月",这座4700平方米的“内容梦工厂”正悄然改变着互联网内容创作者的生态。 “V聚场” 这里不仅提供了专业化的创作空间,更与创智天地合作,通过为每位入驻者提供的小小“串门儿卡”,将创意与生活紧密联结。 “这张卡,最近‘串’起了我的工作和生活。”B站科技类UP主“苏星河牛通”的团队是首批入驻V聚场的“大V”团队之一,专做各种科技产品测评。入驻时,团队成员石歆怡与其他伙伴们一起领到了一张“串门儿卡”。在她看来,这张卡的背后,是一种“杨浦式”的创作友好生态。 近日, 记者跟随小石一起 带着这张神奇的“串门儿卡” 走进大学路和江湾体育场 看一张卡如何点亮平凡日常 01 八折下午茶,让灵感在咖啡香中迸发 “我们都想好了,之后一定要找个机会,去B站开的那家纪录片《人生一串》体验店聚个餐!”小石笑着说,“现在有了‘串门儿卡’,大学路的餐厅我们都想尝尝。” 8月一天的下午,小石出现在大学路上的Chili's Cafe & Bar。这是一家热门美式餐厅,也是“串门儿卡”的八折合作商户之一。一杯气泡水,一碟巧克力蛋糕,就是一段轻松的午后时光。结账时,出示“串门儿卡”,店员比出“OK”手势,表示可享受八折优惠。“省下的钱虽然不多,但累积起来很可观。”小石算了一笔账,“灵感枯竭时,或是一场工作‘硬仗’打完后,如果想来这里吃一顿犒劳自己,钱包也不会负担太重。” “UP主们可以在这里讨论脚本、拍摄素材,甚至直接开小型会议。”餐厅店员介绍说,“我们很乐意成为创作者们的‘精神加油站’。” 当前,“串门儿卡”首批与8家餐饮商户达成指定合作,包括潮界、Black Salt·黑盐咖喱酒档、wvolla Brunch·Bar沃乐、ALL THE LOVERS Deep、肆友问道·和牛烧肉小酒馆·夜宵、醇朋友紫菜包饭等,囊括了从中餐到美式西餐、印度菜、日式烤肉、韩式小吃等在内的多个美食门类。持卡前往指定门店,即可享受全单八折优惠(酒水除外)。餐饮商户列表定期更新,持卡者可以随时扫卡面二维码查看最新门店信息。 02 一节古筝课,解锁跨界创作新可能 下午茶后,小石来到了位于创智天地2号楼的清源国学,体验了一节免费的古筝试听课。作为“串门儿卡”提供的另一项权益,持卡人可在4家合作的艺术教育机构中任选一家,体验一节课,课程涵盖琴棋书画、舞蹈、主持等多个领域。 “我以前学过古筝,但现在各种技法已经忘了,好在老师教得很耐心。”小石说。一节课的时间里,她重温了部分古筝经典曲目的指法,也回想起了不少过去学琴的回忆。“又锻炼了一下手指,看来之后要把这项技能重新捡起来了。”她说,“我们很多上班族都有想要体验的艺术类课程,只是不知道什么更适合自己,像‘串门儿卡’提供的体验课服务就很贴合我们的需求。” 清源国学方面则表示,他们面向V聚场的内容创作者们打开怀抱,课程内容也经过精心设计,“就是希望给大家一个优质的体验。说不定,还能激发他们关于传统文化的视频灵感。” 这种跨界碰撞正是“串门儿卡”设计的初衷。创智天地与V聚场创新合作形式,通过多元化的社区互动,打破创作者“闭门造车”的局限,让思绪在更广阔的生活场景中“野蛮生长”。 03 从物理空间到创新生态 构建创作者友好的“杨浦模式” “串门儿卡”不仅是消费优惠的凭证,更是区域打造“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杨浦区正以V聚场为核心,联动大学路、五角场商圈等重点区域,依托“YOUNG立方”政策服务,着力构建“一楼一街一园一区”的互联网内容产业“核爆点”示范区。 “创意工作者离不开生活,离不开社区。”V聚场运营负责人付秋语表示,与创智天地合作推出“串门儿卡”旨在通过实实在在的经济福利,降低创作者的生活成本,同时增强社区黏性,成为一座“串”起创作者与在地社区的桥梁。 于今年7月与“串门儿卡”同步亮相的“YOUNG立方”政策立方体,则为创作者提供从资金扶持到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全方位支持。这种“政策+空间+社区”的三维赋能模式,正推动杨浦向“全球内容创作高地”前进。 对于小石这样的年轻创作者而言,“串门儿卡”带来的不仅是实惠,更是一种归属感,让她能够感受到杨浦区政府对于互联网内容创作人才的满满诚意。“在V聚场,我们不仅是工作者,更是大家庭的一份子。”她说。 一张“串门儿卡”,折射出的是一座城区的服务温度。在V聚场,内容创作者收获的不仅是办公场地,更是一个融合工作、生活与灵感的生态系统。面向未来,杨浦剑指互联网内容创作的领航地,而“串门儿卡”,也许就是这场变革中的一枚小小钥匙。
文字 | 汤顺佳
图片 | 汤顺佳
视频 | 袁晟珺
编辑 | 文茜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