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音乐厅建成95周年的特别献礼,由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厅与 vivo 联合打造的《寻找秘谱:穿越上海 1930》VR 沉浸体验,凭借颠覆性的视听体验与动人的音乐传奇,自7月18日开馆以来,就成了魔都潮人们的新奇体验打卡地之一。
有人带着全家老小组团 “穿越”,还有人穿着旗袍、西装专程来拍复古大片……到底是什么魔力,让大家如此痴迷,口碑持续发酵?
一脚踏进 1930 的上海
连呼吸都带着年代感
“戴上 VR 眼镜的瞬间,我真的以为自己穿越了!” 网友发出这样的感叹。
在这里,1930年代的上海被 “复活” 得淋漓尽致:南京大戏院(上海音乐厅前身)的鎏金穹顶在灯光下流转,穿旗袍的女士与戴礼帽的绅士擦肩而过;老上海街头的小贩推着车吆喝,黄包车碾过石板路的声响清晰可闻;转身踏入江南水榭,青瓦白墙映着碧波,豫园九曲桥的灯笼在风中摇晃;甚至一个转身,就从外滩的飘雪码头跌入梦幻的海底世界,巨鲸从头顶游过,连水纹的光影都真实得让人想伸手触摸……
“细节控真的会狂喜!”有体验者化身“自来水”,在社交媒体平台评论,“石库门的砖墙纹路、乐谱上的工尺谱符号、NPC 袖口的盘扣…… 每个角落都藏着历史彩蛋,仿佛真的站在了 95 年前的上海街头。”
不只是观摩者
更是 “活” 在了故事里
不同于普通 VR体验,《寻找秘谱:穿越上海1930》最绝的是让你成为 “故事的主角”。
化身记者的你,会收到意大利青年 Alex 的委托 —— 他因一封泛黄的琵琶手稿穿越到 1930 年代,化身小提琴手邂逅了正尝试融合浦东派琵琶与西方音乐的苏婉清。你的任务,就是跟着 Alex 的脚步,穿梭于往昔与今朝,帮他们找回散落的乐谱碎片,见证《乐鸣东方》组曲从误解到诞生的全过程。
“我们 6 个人组队找碎片,有人追着 NPC 小贩套线索,有人对着虚拟琵琶弹得不亦乐乎,还有人在南京大戏院门口拍‘跨时空合影’!” 体验者评价。
互动感直接拉满:你可以亲手弹拨虚拟琵琶,听丝竹颤音在耳边萦绕;可以和街头小贩用半吊子英语唠嗑,解锁隐藏剧情;甚至能在关键时刻破译声纹密码,亲手推动中西音乐碰撞的 “历史”。
当《乐鸣东方》的旋律在三维声场中铺陈开来,琵琶的婉转与小提琴的悠扬交织,有人当场起了鸡皮疙瘩:“原来音乐真的能穿越时空,这种震撼在现场才能懂!”
95年的建筑会“说话”
科技让历史触手可及
“最戳我的是,它不只是一场游戏,更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 土生土长的上海体验者说,当 VR 画面从1930年的南京大戏院切换回现代的上海音乐厅,看着熟悉的穹顶、雕花窗棂在时空中重叠,突然明白了什么是 “海派文化的浪漫”。
为了还原这段历史,制作团队用前沿技术对上海音乐厅进行了三维数字化重建,小到一块砖的纹路,大到整个建筑的声学结构,都精准复刻。而全球首创的 “沉浸声 VR” 技术更是加分项——14路水平环绕声道+8路顶部声道,让琵琶声从耳畔掠过,交响乐从头顶倾泻,连街头的叫卖声都带着方位感,“闭着眼睛都能‘看见’场景”。
有人带长辈来体验,老人指着虚拟场景里的南京大戏院感叹:“我小时候来听过戏,就是这个模样!” 有人带孩子来玩,小朋友对着虚拟乐器敲敲打打,顺便在剧情中学习了关于“浦东派琵琶” 的故事。
在这里,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能触摸、能参与、能共鸣的鲜活记忆。
7月18日至8月31日,这场属于VR大空间的穿越之旅还在继续。
工作日周二至周五14:00-19:00,周末13:00-19:00,每场体验仅限6人。穿舒服的鞋,在300㎡空间与朋友默契组队,哦对了,记得开局前拍下“穿越”合影,与1930年的背景同框。下一个穿越1930的 “时空旅人”,就是你!
点击海报,火热销售中!
寻找秘谱:穿越上海1930
VR沉浸式互动娱乐体验
购票须知
体验须知
编辑:年年
审核:片片、虎虎
更 多 推 荐
【古典】
记忆之野——鞠小夫钢琴独奏音乐会
【古典】
火花——柏林爱乐弦乐五重奏音乐会
【古典】
魔鬼与天使——宁峰×杨雪霏小提琴与古典吉他二重奏音乐会
【古典】
尤利安娜·阿芙蒂耶娃演绎肖邦和肖斯塔科维奇钢琴独奏音乐会
【古典】
英国合奏团音乐会版 亨德尔歌剧《里纳尔多》
【mini音乐节·古典】
见证肖斯塔科维奇 鲍罗丁四重奏音乐会
【国乐】
《神奇秘谱》600年——自得琴社音乐会
【VR】
寻找秘谱:穿越上海1930 VR沉浸互动娱乐体验
【音乐午茶】
周一到周五工作日
【导览参观】
一键参观打卡上海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