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崇明 > 文章详情

涉案6件玳瑁标本在崇明“安家落户”

转自:上海崇明 2025-08-14 14:51:28

在第3个全国生态日(8月15日)即将到来之际,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上海市公安局崇明分局于近日将一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案件中查获的6件玳瑁标本移交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此次移交,不仅标志着玳瑁标本在崇明正式“安家落户”,同时也将最大限度发挥其科研与教育价值。

现场对所移交的6件玳瑁标本案件的审理情况进行简要通报,并移交玳瑁标本。随后,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郑跃平从玳瑁的重要性、种群数量等方面介绍了玳瑁的生存及保护现状。据介绍,玳瑁是海龟科玳瑁属的唯一现存物种,在防止海绵覆盖珊瑚,维持珊瑚生态系统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崇明区人民法院陈家镇人民法庭法官曲翔介绍了背景:该批标本源于法院于今年1月审结的一起杜某等三人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案件。经报请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及崇明区农业农村委员会等主管部门许可,决定依法移交给具有水生野生动物处置权的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据曲翔法官介绍,移交的6件玳瑁标本规格不一,最大的背甲长宽约66厘米×51厘米,最小的约为28厘米×23厘米。

据了解,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接收标本后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进行专业的接收、登记、保存和管理,这批玳瑁标本将在研究玳瑁生物学、生态学及种群历史变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作为警示教育的核心展品和科普宣传的鲜活教材,普及保护知识,确保其科学价值与科普宣教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曲翔法官强调:“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移交活动,最大程度发挥这批玳瑁标本的科普价值。期待它们在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的展示,能够教育引导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儿童,从小树立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而最大程度减少甚至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记者:杨佳祺;摄影:张志豪

编辑:陆海华

责编:朱竞华、彭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