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惠民科普直通车”
“松江号”(第二期)
全国科普月(9-10月)
专线活动发布
小贴士
(请大家一定要仔细看一下哦!)
◆ 此次惠民科普直通车“松江号”专线是由松江区科协推出的公益性科普活动配送项目,所有活动费用均由松江区科协专项支持。
◆ 请仔细阅读活动形式、内容、建议受众、参与人数等相关要求,确保做好相应组织工作,以免影响活动效果。
◆ 本次直通车只面向松江区各街镇的科普工作负责人开通预约(组织开展线下活动),不接受市民个人预约。
◆ 由于活动场次有限,每个账号最多可预约2场活动,请勿多选、先到先得。
◆ 活动选取成功后,会有专人与您联系。请配合做好观众组织以及场地安排工作。
◆ 如授课老师因时间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活动无法按期开展的,我们会给您更换其他同类主题的活动。
◆ 本期活动开展截止时间:10月31日。
◆ 活动咨询:上海市科普事业中心
贺老师 电话:53827130
预约方式
扫描上方社区书院小程序
进行活动预约
预约时间
8月19日9:00–17:00
“松江号”(第二期)
全国科普月专线
1.上海科学家科普演讲团—“从天问到天问一号:火星探索简史”
● 形式:科普讲座
● 可供预约场次:1场
● 活动人数:不限
● 场地要求:室内场地+多媒体设备
● 建议受众:小学高年级至初中低年级学生
专家介绍:
孙正凡,天体物理学博士、科学松鼠会创始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安徽科普作协会员)、曾任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编辑。
活动介绍:
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索卫星和“祝融号”火星车正在火星工作。古人把火星叫做“荧惑”,“荧荧如火,离离乱惑”,从外表到轨迹,火星都让古人深深疑惑。历经数千年的火星观测和探索,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科学知识和人文价值。让我们跟着科普作家、天体物理学博士孙正凡一起,继承先贤探索精神,向着深空不断前进。
2.上海科学家科普演讲团
“外星人你在哪里?——人类探测外星智慧生命的历程”
● 形式:科普讲座
● 可供预约场次:1场
● 活动人数:不限
● 场地要求:室内场地+多媒体设备
● 建议受众:小学3年级以上
专家介绍:
杨志根,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会员。
讲座内容:
仰望宇宙天空, 无限的思索与遐想;宇宙中还会有外星生命吗?
讲座重点对地球人在宇宙中是孤独的吗?、我们到哪里去找外星生命、他们离地球有多远、外星人真会与地球人建立联系吗?等问题给学生一个基本的解答或思考,拓展与培养学生的科学视野和科学兴趣,讲座将开展互动与讨论。
3.“科学背后的无名英雄”
● 形式:科普讲座
● 可供预约场次:2场
● 活动人数:不限
● 场地要求:室内场地+多媒体设备
● 参与对象:小学高年级至初中低年级
活动内容:
走进那些在科学研究中默默奉献却鲜为人知的“无名英雄”,例如小鼠、大鼠、小型猪、斑马鱼等,它们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人类健康和科学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4.“大山的精灵”
● 形式:科普讲座
● 可预约场次:1场
● 活动人数:不限
● 场地要求:室内场地+多媒体设备
● 建议受众:小学高年级至初中低年级学生
专家介绍: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科技志愿团队。
讲座内容:
本科普课程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的老师设计,主要内容是向大众普及生活中常见的食用菌,以及常见的有毒菌子引导大家正确规范地食用蘑菇。老师将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实物展示,详细介绍各种食用菌的生长环境、营养价值以及烹饪方法。同时,针对一些常见的有毒菌子,老师强调其毒性特征和误食后的危害,教导大家如何辨别和避免采摘这些危险菌类。通过参与课程,学员们不仅可以增长了知识,还可以学会如何安全地享受美味的蘑菇。
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水稻生长的奥秘”
● 形式:科普讲座
● 可供预约场次:1场
● 活动人数:不限
● 场地要求:室内场地+多媒体设备
● 建议受众:社区居民
专家介绍:
黎佳佳,高级农艺师,主要负责节水抗旱稻科普材料的编写和组织相关的农业科技培训以及品种示范推广工作,助推节水抗旱稻科研成果科普化,为节水抗旱稻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做好基础性的工作。
讲座内容:
水稻作为中国的主粮,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水稻传统的灌溉种植方式不仅消耗了50%的用水总量,也造成化肥与农药过量施用、甲烷排放、重金属含量超标等各类环保及食品安全问题,而且一旦干旱来临,水稻就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水稻生产正面临资源与环境的严峻挑战。
通过我市科学家的不断探索,发明了一种新的水稻品种类型——节水抗旱稻。它既具有水稻的高产优质特性,又具有旱稻的节水抗旱特性,普遍表现节水抗旱、优质高产,生产上种植简单、少施农药化肥、节能低碳,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报告以科普化的形式介绍节水抗旱稻的生长过程,前世今生,介绍农业科学家研究发明科研成果的心路历程和有趣故事。
6.“采撷阳光,点亮未来”
● 形式:科普讲座
● 可预约场次:1场
● 活动人数:不限
● 场地要求:室内场地+多媒体设备
● 建议受众:小学高年级至初中低年级学生
专家介绍:
梁克靖,上海市闵行区上海交通大学能源互联网科普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
讲座内容:
随着科技的发展,太阳能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可以替代传统化石燃料发电,这不仅可以改善能源结构,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供给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还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同时,太阳能对我国探月工程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认识太阳能的作用与意义,普及科学常识。
7.“小小电池不简单”
● 形式:科普讲座
● 可预约场次:1场
● 活动人数:不限
● 场地要求:室内场地+多媒体设备
● 建议受众:小学高年级至初中低年级学生
专家介绍:
梁克靖,上海市闵行区上海交通大学能源互联网科普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
讲座内容:
伏打电堆,人类历史上首个可稳定供电的电池装置,由意大利科学家伏打于1800年发明。它用锌片、铜片与浸盐水的纸板层层堆叠,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点亮了电学研究的黎明。这一朴素的科学装置,无需复杂电路,仅凭金属与电解液的奇妙互动,便叩开了现代电力文明的大门。
本期活动“小小电池不简单” 将带你穿越200年科学史,亲历电学革命的起点!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将学习电池的发展历史与伏打电堆原理,组装属于自己的“伏打电堆原型机”,并用它点亮灯泡,体会电学的神奇奥秘!
8.“明眸守护家:一颗光子的旅行”
● 形式:科普讲座
● 可预约场次:1场
● 活动人数:不限
● 场地要求:室内场地+多媒体设备
● 建议受众:小学高年级至初中低年级学生
专家介绍:
李琳,眼科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医师、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眼科研究所(NEI)博士后、研究员。
讲座内容:
人为什么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当光线到达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后,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中的光敏感色素会吸收光子。在视杆细胞中,这种色素是视紫红质。当视紫红质吸收光子后,会发生构象变化,即从 11 - 顺视黄醛转变为全反视黄醛,这个过程引发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导致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发生改变,产生电位变化,从而产生神经冲动。一个光子要经过多远的旅行,才能让我们和清晰的世界相遇?让我们一起来从动画与漫画中寻找答案吧~为了保护好视力,让光子快快乐乐地旅行。
9.“老年居家锻炼”
● 形式:科普讲座
● 可预约场次:1场
● 活动人数:不限
● 场地要求:室内场地+多媒体设备
● 建议受众:社区居民
讲座内容:
老年人往往通过运动锻炼来延缓衰老和保持自身活力,但稍有不慎,就会进入误区,越练伤病越多。本视频指出了运动中的八大误区,如:长时间跳广场舞、背部撞树等,提醒老年人错误的运动方式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甚至是致命的损伤。老年人运动前,对照问题做自我评估,确保运动安全达到最佳健身效果。结合老年人的特点,建议老年人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平衡功能训练和有氧运动训练,从而达到预防骨质疏松,防止肌肉流失,改善关节灵活性,预防老年人跌倒,降脂减肥等目的。我们根据老年人的运动特点结合安全性,防止跌倒原则,设计了一套椅子操和改良八式太极拳方便老年人居家锻炼。华东医院老年科专家康复师教你正确的居家锻炼方式。
10.“存钱不如存肌肉”
● 形式:科普讲座
● 可预约场次:1场
● 活动人数:不限
● 场地要求:室内场地+多媒体设备
● 建议受众:社区居民
讲座内容: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系统逐渐衰老而引起全身功能减退,如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这些均会促进骨质疏松症和肌少症的发生发展。人体骨量在30岁时达到最高峰,之后开始逐渐减少。在50岁以后,每年有1%~ 2%的肌肉丢失,而在60岁以后,肌肉丢失会加速上升到每年3%。同时,每年还伴有1.5%的肌肉力量的下降。现场将免费开展了“一对一”的肌肉减少症筛查。在通过仪器的评估测量后,医生们还会为大家详细解释了相关指标,对于体脂率过低、骨密度过低、肌肉力量较差的老年人的运动锻炼和膳食切实预防肌肉减少症。
11.“关注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运动锻炼预防认知障碍”
● 形式:科普讲座
● 可预约场次:1场
● 活动人数:不限
● 场地要求:室内场地+多媒体设备
● 建议受众:社区居民
讲座内容:
什么是认知功能障碍、轻度认知障碍危险因素、发现症状后如何应对、认知康复训练、预防等方面知识,如何测试,如何通过运动干预等方式进行事前治疗,。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并不等于老年痴呆,只要正确了解、评估认知障碍的情况,及早发现相关病症的征象,做到心中有数,并通过运动锻炼、认知训练和药物干预,就能够最大程度的减轻疾病风险。
12.“中医与肿瘤防治”
● 形式:科普讲座
● 可供预约场次:1场
● 活动人数:不限
● 场地要求:室内场地+多媒体设备
● 建议受众:社区居民
讲座内容:
中医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如增强免疫力、缓解化疗副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优势与误区(如“纯中医治疗更好”的辟谣)
日常中医养生方法(如艾灸、食疗、穴位按摩)
13.“甲状腺癌防治:科学认知与正确应对”
● 形式:科普讲座
● 可供预约场次:1场
● 活动人数:不限
● 场地要求:室内场地+多媒体设备
● 建议受众:社区居民
讲座内容:
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如颈部肿块、声音嘶哑等)及如何识别
甲状腺癌的高危人群(如辐射暴露史、家族病史等)
甲状腺癌的检查方法(如超声检查、穿刺活检等)及安全性
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内分泌治疗等)及康复建议
澄清“懒癌”误区,强调不同亚型甲状腺癌的差异及正确应对方法
14.“芯元对决”
● 形式:桌游体验
● 可供预约场次:1场
● 活动人数:20人
● 场地要求:室内场地+多媒体设备
● 参与对象:小学高年级至初中低年级学生,亲子家庭
活动介绍:
本次活动围绕一款以科学自立自强为主题的科普桌游展开。当下,世界芯片科技面临严峻的瓶颈期,在此背景之下,这款桌游模拟了相关情境:参与者将化身代表一家大国芯片研发公司的角色,全身心投入到激烈的芯片研发与制作竞争当中。在游戏进程里,参与者之间会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需凭借自身智慧,巧妙地将各类复杂的元器件组合于硅片之上,全力争取率先完成具备三层串联结构的芯片开发任务,进而赢得游戏胜利。
15.“星球进化论”
● 形式:桌游体验
● 可供预约场次:1场
● 活动人数:20人
● 场地要求:室内场地+多媒体设备
● 参与对象:小学高年级至初中低年级学生,亲子家庭
活动介绍:
上海天文馆出品——玩家回到46亿年前的太阳系,化身一片尘埃云中的小天体,经历吸收星际物质、相互碰撞的过程,抢夺先 机生成星子,最终成长为太阳系行星。
16.“硝烟烽火台”
● 形式:动手制作
● 可预约场次:2场
● 活动人数:20人
● 场地要求:室内场地+多媒体设备
● 建议受众:小学高年级至初中低年级学生,亲子家庭
活动介绍: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燧”,夜间举火叫“烽”。烽火台在汉代称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称作烽台,并把“烽燧”一词也引申为烽火台,明代则一般称作烟墩或墩台。烽火台其作用主要是便于侦查,同时有敌入侵时,可以燃烧稻草等可燃物,这样可以用烟火通报敌情,以让下一个岗提高警惕。最重要的是传递军情,它需要与敌台、墙台等长城建筑密切配合。学生们在主讲老师的引领下通过科普资源包完成课程体验。课程包括了:创课小立方系统的设计制作技巧,打磨和胶粘的制作技巧。在了解古代信息传递的基础上,展望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17.“御瓷制作之釉色奥秘”
● 形式:科普讲座+动手制作
● 可预约场次:1场
● 活动人数:20人
● 场地要求:室内场地+多媒体设备
● 建议受众:社区居民、亲子家庭
活动介绍:
色彩在宫廷御瓷中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美学价值,更在于其背后的科学奥秘。宫廷御用瓷器的色彩多样、艳丽,是通过精细的釉料调配和严格的烧制工艺实现的。釉料中含有的金属氧化物会在高温烧制过程中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从而形成不同的颜色。烧制温度和气氛的微小变化都会影响最终的色彩效果。因此,工匠们需要精确控制烧制过程,确保每件瓷器的色彩都达到理想状态。了解这些色彩奥秘,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这些艺术品,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古代工匠在科学和艺术结合方面的卓越智慧。通过科普,我们不仅能传承这种文化遗产,还能激发对科学与艺术的兴趣。
18.“科技创客——太阳能探测车制作”
● 形式:科普讲座+动手制作
● 可供预约场次:1场
● 场地要求:室内场地+多媒体设备
● 活动人数:20人
● 参与对象:小学高年级至初中低年级学生
活动介绍:
介绍目前能源的种类以及能源的优缺点及清洁能源的利用。在老师的辅导下,发动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台利用太阳能可以实现位移的太阳能探测车,学到太阳能与机械能之间转换的知识,培养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提升科学素质。
19.“机器人创客——两足拉车机器人”
● 形式:科普讲座+动手制作
● 可供预约场次:1场
● 活动人数:20人
● 场地要求:室内场地+多媒体设备
● 参与对象:小学高年级至初中低年级学生
活动介绍:
通过详细的讲解机器人的构思设计,手工拼装主结构配合齿轮电机传动的机器人拉小车的作品。基于“学中做,做中学,创中新,新中创”的教学理论,在老师的帮助下,在大家亲自动手做的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和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同时拥有一个能动的“两足拉车机器人”伙伴。
“惠民科普直通车”是上海市科协为了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助力上海公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升,通过汇聚相关委办局、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和社会组织的特色活动内容,经过整合后直接面向基层推送的品牌项目。
以“资源下沉”、“重心下移”、“服务下放”为目标,推动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助力探索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之路,将更多优质的科普活动“热气腾腾”地送到全市各社区书院、送到市民大众的身边。
快上车!
我们的“惠民科普直通车”
又要出发啦!
供稿:上海市科普事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