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教育部及上海市教委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求,加快金融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构建同推进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金融体制,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上海财经大学在2025年暑期集中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由校领导带队,各学院协同推进,重点走访科大讯飞、华为、芯密科技、邦芯半导体等科技领军企业,以及国联集团、毕马威等金融机构,通过建立实习基地、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推动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培育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筑牢金融与服务的根基:
一场专业人才的锻造之旅
金融与数据的交响
7月18日,我校领导及学生代表赴无锡开展访企拓岗活动
7月18日,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何鹏程带队,率财税投资学院、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校友总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学生代表开展访企拓岗活动,走访无锡国联集团、朝阳集团等重点校友企业。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和财税投资学院分别在国联集团和朝阳集团挂牌“实习实践教学基地”,为金融、投资、管理等领域开辟了优质实践就业通道;同步设立的招生就业无锡联络站,进一步凝聚了校友力量,拓展了合作深度。
在无锡数据集团极具未来感的“数心引力”空间内,集团总经理陈卿为师生们揭开了“中国数码头”的神秘面纱。占地广阔的数字展厅,每一块交互屏幕都在诉说着无锡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故事,大家沉浸式感受着数字无锡建设风貌,了解无锡高水平建设“中国数码头”的远景蓝图。
移步至无锡国联集团总部,副总裁金佳以一组组详实的数据,向调研团队展示了这家地方国企的辉煌成就:总资产突破2800亿元,年利润超40亿元,拥有全牌照金融平台,业务版图横跨金融、实业、投资三大领域。在集团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吴卫华的讲解下,师生们深入了解了国联“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布局的战略思考。
何鹏程副书记则向企业方详细介绍了上财“数智新财经”战略转型的规划蓝图,以及学校在构建三级智库体系、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的创新实践。财税投资学院院长范子英着重分享了学院在股权投资、产业引导基金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郝晓玲则生动阐释了“移动课堂+案例大赛+管理咨询项目”三位一体的新型培养模式。当双方领导共同为两个学院的实习实践教学基地揭牌时,现场响起热烈掌声,标志着校企合作进入崭新阶段。
调研团队在89级财务专业校友、无锡天惠超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无锡朝阳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君君的引领下,走进了朝阳集团的智慧商业版图。她如数家珍般介绍了集团在智慧供应链建设中的创新实践:从数字化农贸市场的智能电子秤到覆盖全流程的农产品溯源系统,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转型的智慧。在农贸市场的干货区,师生们亲眼见证了传统商贸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热气腾腾的茶香中,新零售的未来图景愈发清晰。
7月18日,上财招生就业无锡联络站揭牌仪式暨无锡校友座谈会
无锡之行不仅搭建了校企合作的新平台,更在每一位参与者心中播下了创新发展的种子。当财税专业的严谨遇上数字科技的灵动,当校园智慧碰撞产业实践,产教融合的美好未来正在太湖之滨徐徐展开。
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探索
商学院走访金融及专业服务机构
作为财经类院校的核心就业领域,商学院团队走访了多家头部专业服务机构与金融机构,包括毕马威(KPMG)、国泰基金、中欧财富、华兴资本(北京总部)等。这些企业长期与上财保持紧密合作,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去向。通过此次走访,学院进一步了解了行业最新人才需求,并就实习基地建设、校企课程共建等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探寻科创与金融的交汇点:
一场跨界人才的培育之旅
当语言遇见科技
6月25日,外国语学院师生赴科大讯飞进行校企交流活动
外国语学院与中国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科大讯飞(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携手,于6月25日共同开启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校企交流活动。本次参访由外国语学院院长赵珂率队,本科教学主管、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主任李健,大学外语教学部主任张洁、副主任李澜以及学生代表同行,通过深度考察、跨界对话与技术分享,全方位感知智能语言技术的前沿脉动,进一步探讨语言学科如何赋能数字教育与中国企业出海的新场景、新机遇。
从实验室到产业实践
商学院走进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美团、钛马信息
商学院主动对接科技前沿领域,重点走访了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钛马信息科技、美团等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创新企业。在交流中,双方围绕智能风控、大数据分析、数字化转型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就联合培养、实习实训、科研合作等达成多项共识。
国产技术的硬核实力
7月10日,师生调研芯密科技半导体密封件创新成果
7月10日,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林立国带领师生走访上海芯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芯密科技副总经理张栋向师生详细介绍了公司在半导体级全氟醚橡胶密封件领域的创新突破。该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成功打破了外资企业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展现了国产高端制造的硬实力。在座谈交流中,师生们围绕半导体材料研发、市场竞争格局等议题,与企业代表展开了深入探讨,将课堂理论与产业实践紧密结合。
见证国产半导体的创新突破
7月10日,师生参访邦芯半导体并探讨芯片产业人才培养
7月10日,经济学院一行参访了上海邦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副总经理严锦春带领师生实地参观了生产线,重点介绍了企业在集成电路硅基及化合物半导体装备领域的自主创新成果。邦芯半导体以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为目标,在半导体装备国产化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在专题座谈会上,企业高管结合全球芯片产业发展趋势,对新时代经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宝贵建议,勉励学子们既要夯实理论基础,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
未来已来
会计学院赴上海新松机器人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
7月3日,会计学院副院长周波、副书记黄莎带队参访上海新松机器人有限公司,实地考察了企业展厅、研发中心及智能车间,深入了解协作机器人等核心产品的技术应用。座谈会上,周波副院长介绍了学院在智能财务等领域的学科特色,黄莎副书记分享了人才培养成效,双方就财务数字化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建设等达成合作共识。此次活动精准对接智能制造产业需求,为拓展就业渠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在算法深处寻找产学研的交点
7月4日,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参访华为泰勒实验室共探算法优化与产学研合作新路径
7月4日,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教师团队赴华为练秋湖园区泰勒实验室开展学术交流。在参观园区后,双方就理论计算机科学的前沿研究展开深入探讨,实验室专家介绍了其在复杂性理论、算法设计等领域的科研成果及产业应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教师贺烈分享了人工智能算法优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引发热烈讨论。此次参访搭建了校企合作的高层次平台,双方一致认为理论探索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是推动技术创新的关键,未来将在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
当智能安防遇上人才培养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与天跃科技签署“实习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并举行授牌仪式
8月4日,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王珊珊带队走访天跃科技,双方签署“实习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并举行授牌仪式。活动中,企业详细介绍了在数智化领域的技术成果,双方围绕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等展开深入交流,并实地参观了智能安防等创新产品展示。此次合作将为学生提供产业实践平台,促进校企在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互补,共同培育适应数字化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在这一夏的访企拓岗中,上海财经大学的师生们用脚步丈量了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的广阔天地,触摸到了财经与科技深度融合的脉搏。每一次参访,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每一份协议,都是教育与产业的握手。这些经历不仅拓展了就业的渠道,更在师生心中埋下了跨界创新的种子——未来的财经人才,必将站在技术与金融的交汇处,书写新的篇章。
来源|招生就业处
编辑|依子贺 校对|谢雅靖
审核|曹东勃 施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