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虹口 > 文章详情

国际文学周大咖来了!在虹口,他们解锁文化半日游

转自:上海虹口 2025-08-12 21:49:19

8月12日,在上海国际文学周启幕前

虹口区为到访的作家们

准备了一次文化之旅

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们

深入了解虹口区的历史底蕴与现代风貌

作家们坐上了观光大巴,途经外滩建筑群、外白渡桥和中国证券博物馆,第一站抵达了乍浦路风貌影视街。“这里就是电影《酱园弄》的拍摄地!”乍浦路风貌影视街高度还原上世纪40年代上海市井风貌。复古旧招牌、大字墙、悬挂电灯和各式门头交织,作家们在导游的讲解下仿佛穿越回老上海,纷纷举起手机在此拍照留念。

胜利电影院,导游为大家介绍了影院的历史,以及虹口区与中国电影的渊源。“这座拥有近百年的历史底蕴的影院,一楼影厅仍在营业,二楼三楼还有展览空间。”作家们在品尝“胜利咖啡”的同时,对虹口的影视文化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随后作家们又步入了乍浦锦裏。店里展出了精致的旗袍,陈设与布置也以复古风格为特色,还有仿古的算盘、公共电话等。“这家店是一个很有年代感、很复古的地方。”英国作家艾礼凯评价道。他对店里展出的算盘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还向导游请教起珠算的方法。

下一站,作家们乘车前往四川北路。穿过今潮8弄的石库门建筑,大家来到了巴金图书馆,英国作家艾礼凯对墙上展出的漫画形象“三毛”表达了喜爱。解说员介绍,“三毛之父”张乐平和巴金是好友,二人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认识。艾礼凯说:“我觉得三毛和我熟悉的漫画人物‘丁丁’很像。我08年的时候第一次来中国,当时还在北京上学,那个时候我就知道了三毛。今天在巴金图书馆竟然看到了他,感觉很亲切。”

来自瑞典的作家帕特里克·斯文松也对巴金图书馆印象深刻。“这是我今天的行程里印象最深的地点。这里保存了许多的书籍和记忆,用这种方式传承文学与历史,还将文学艺术和喜剧漫画融合在一起,让我感到很受启发。”在巴金图书馆,帕特里克还体验了“集章”玩法,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独家“文化纪念品”。

最后一站,作家们来到白玉兰观景台,俯瞰黄浦江景,感受现代感的城市文化。此次行程涵盖了影视拍摄地、文化地标和现代高楼,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虹口区历史底蕴、文化传承与当代发展的窗口,让他们得以亲身接触和体会虹口区的独特风貌。在接下来的上海国际文学周活动中,虹口区也将继续发挥其作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的作用。

记者:王欣竹

图片:王欣竹

编辑:王欣竹

甜爱路101株水杉变样啦!
走路就像“踩弹珠”?“多格合一”助小区路面翻新,让居民脚下稳当当
从南京到台儿庄,这个夏令营带领虹口学生用镜头感受历史
和“毛孩子”一起玩耍的N个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