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也难掩孩子们观察探索昆虫奥秘的热情,近日,由静安区科协与北站街道共同举办的苏河Citywalk户外科普行活动,在苏河湾绿地公园开展。众多小小自然爱好者和家长们集合于此,跟随自然博物馆老师的脚步,来了一次充满趣味的自然探索之旅。 沿路走了没多久,小朋友路上拾起并递给老师了一只知了。老师随即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发现——知了的头部已经被蚂蚁分食,但腹部竟然还在浮动,小朋友们纷纷惊讶地张开了嘴巴。老师解释说,这是因为黑蚱蝉身体分布着多段神经,所以即便没了头,腹部依然能活动。接着,老师还教大家如何分辨这只黑蚱蝉是“弟弟还是妹妹”:雄性蝉腹部两边有着半月弧形特征。一系列科学细致的讲解让大家对黑蚱蝉有了更深的认识。
小朋友指着路边的鸟类牌子不断询问,老师便细心向大家介绍了附近经常出现的棕背伯劳。“别看它体型不大,却是个凶猛无情的猎手。”老师解释道,棕背伯劳能捕食青蛙,在撕裂吃掉后会将剩余的尸身晾在尖锐的树枝上挂起,极其残忍,也被称为“屠夫鸟”,不少小朋友听后都害怕的都闭起了眼睛。
沿着芳草石阶步道前行,大家注意到了两旁的“昆虫旅馆”。老师向小朋友解释道,“这是一个生物多样性友好设计的鸟巢,里面摆放着独栖蜂和伪瓢等昆虫的标本”。老师告诉大家,独栖蜂是一种益虫,它们喜欢吃天牛幼虫,并且繁殖也是以寄生的方式进行。伪瓢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多数为食菌性,取食真菌菌丝和孢子,但也有部分是植食性。
在欣赏自然美景之余,老师还向大家科普了海绵城市的奥秘。利用海绵城市解析装置告诉大家,小小的雨水最终是如何汇入大海的,同时讲述了上海这座海绵城市的小秘密,它拥有强大的排水能力,即便遭遇如前两天台风袭来的大暴雨,也能在短短一天内将积水通通排空至地下,有效避免城市内涝。
最后,大家来到万象天地东里LG1室内观看了古建筑榫卯艺术展。汴水虹桥模型、鲁班锁、多种多样嵌合的榫卯结构都可以供大家上手体验,这让小朋友和大人都不禁感叹古人巧夺天工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