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市消保委 > 文章详情

买了汽车“商业险”,出事故后竟还要自掏腰包?“车辆安全统筹”不是保险,购买需谨慎!|上海市消保委汽车专业办

转自:上海市消保委 2025-08-12 12:08:29

近期,上海市消保委汽车专业办(以下简称“汽车办”)关注到有媒体再次报道车主购买“机动车辆安全统筹险”(以下简称“车辆安全统筹”)后,因发生交通事故索赔无门,导致个人遭受较大损失且维权困难的案例。

去年,我们也推送过有人开车把人撞到脾脏都摘了,理赔时才发现买的根本不是车险的新闻。

为帮助广大车主增强

对该业务的认识与理解

减少纠纷隐患

汽车办特整理下文

并郑重提醒:

车辆安全统筹并非车辆保险

切勿混淆!

一、什么是车辆安全统筹?

车辆安全统筹常见于道路运输行业内部,是基于道路运输企业风险高的特点,以行业互助等形式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的措施。统筹公司会通过向车主或公司集资的方式,要求车主或公司缴纳相应的交通安全统筹费形成统筹资金,为参与统筹的机动车提供互助保障。

此类业务最初主要在汽车运输行业内销售,后逐渐向网约车、出租车等商业车险保费较高的群体推广。当前,更借助保险中介渠道,大规模向普通车主进行推销。

二、车辆安全统筹存在哪些风险?

1、不受《保险法》保护,权益保障存重大隐患。保险业属于特许经营行业,“车辆安全统筹业务”不是保险业务,经营此类业务的公司未依法取得保险业务经营许可。此类以“XX统筹”“XX互助”“XX联盟”为名与车主所签订的安全统筹业务合同不是保险合同,相关权益无法依据《保险法》得到保障。

2、经营者缺乏有效监管,偿付能力无保障。此类业务的经营者不是持牌保险机构,相关业务缺乏严格的偿付能力、准备金、消费者保护等监管约束,很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跑路”等风险。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车主可能面临无法获得或无法足额获得赔偿的困境。

三、车主如何避免混淆车辆统筹与车险?

1、通过正规渠道向保险公司投保。投保时,保险公司会亮明公司名称、销售人员身份、企业微信号等,投保人需认真辨别、仔细斟酌、理性选择,并可在完成购买流程后,通过各大保险公司的APP、公众号核验保单信息,确保投保环节真实有效。

2、留意审查保险合同的关键信息。正规的商业保险合同、投保单上都会明确标注保险公司的名称、保险期限、保障范围、理赔流程、免责条款等关键信息。车辆安全统筹合同虽然经过精心“伪装”,对前述信息多进行模糊化处理或不予提及,但还是会使用“统筹”“互助”“服务公司”等表述。因此,投保时应仔细阅读保险合同条款,发现可疑用语,应当提高警惕,也可以拨打12378(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投诉热线)投诉。

汽车办再次郑重提醒广大车主:车主要全面客观认识购买机动车辆安全统筹的风险,投保时务必擦亮眼睛,选择正规的保险公司,切勿贪图便宜购买“仿真”保险,用“统筹服务”代替商业车险,以免陷入“理赔难”的困境。只有依法、依规购买保险,关键时刻才能“保险”!

↘部分文字来源: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上海虹口法院
阅读
推荐

游客疯狂涌入!上海热门场馆乱了!孩子翻越禁区、随手扔垃圾...还有家长的助力,“曾有活体被摸死...”

太突然!上海著名商场将被打包出售!开业不到一年,人气火爆,周末抢不到停车位

上海一小区被外卖员集体“拉黑”!加价都没人送,平台介入

这群人突然开启直播,超30万人涌入!上海人:当年追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