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崇明旅游 > 文章详情

崇明老供销社“重生记”

转自:崇明旅游 2025-08-11 18:37:16

点击关注悠哉崇明,发现更美的崇明


喝一杯限定“火种”咖啡,用积分兑换粮票,在老物件里寻觅往昔……位于竖新镇明强村的80年代老供销社摇身一变,成了集茶咖体验、书籍售卖、老物件展示为一体的复合红色文化空间——“金油车桥·壹琳书局”,近日已正式对外开放。

老供销社华丽转身

在1929年中共崇明县委机关旧址陈列馆西边500米处,全新开业的“金油车桥·壹琳书局”颇具人气。门口牌匾上,“金油车桥”四个大字十分醒目。这个老供销社旧址,原先是当年常见的一层平房建筑,如今被赋予了全新的构造格局和功能,成为村里的旅游新亮点,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步入书局,右手边是咖啡销售区域。限定“火种”咖啡是店内爆款,搪瓷缸咖啡杯令人耳目一新。“以咖啡为媒,弘扬红色历史、传承建党精神”,是设计者的创意初心。

书局里,历史的温度不只在咖啡里。精选的红色主题书籍、文创赋予了空间更多的精神内涵——笔记本、帆布袋等红色文创让游客能够将红色精神带回家;《红星照耀中国》《写给青少年的党史》等红色书籍给予游客重温革命历史的机会。

“壹琳书局作为1929年中共崇明县委机关旧址陈列馆的配套红色主题场所,在设计中融入这些红色元素,也算是一个呼应。”书局主理人庄建铜说。

空间最西侧的“时光供销社”区域,完美复刻了老供销社的经典场景。货架上摆满了老式饼干、麦乳精、橘子汽水等怀旧零食,还有铁皮青蛙、弹珠、小人书等童年玩具,还陈列着多件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物件,回忆感满满。

在这里,你也能见到不少年轻面孔。“这家店太有意思了,既有怀旧韵味,又充满现代创意,还能在红色主题中感受家国情怀。”00后吴熠是一名大一学生,趁着放暑假,她和同学相约来壹琳书局打卡。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里消费满99元,就能获赠一张“老粮票”,颇有怀旧情怀。吴熠用获赠的两张粮票,兑换了一只铁皮青蛙。“这些老物件承载了无数珍贵的回忆,有特别的意义。”

现代生活里的“精神寻根”

供销社,这个盛极一时的“老字号”,曾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时代变迁,供销社的功能慢慢减弱甚至消失,明强村的老供销社也面临着同样的处境,因此闲置了十余年。去年9月,明强村村委会以“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建设为契机,对老供销社进行了旧房改建和房屋结构的优化。

今年年初,来自上海的壹琳文化有限公司作为投资运营方,接手了这座已经完成外部粉刷和修缮的历史建筑,开始实施内部结构装修和设计,将其打造成了一个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独特空间。

在这方空间里头,承载了三段时光的记忆,繁荣于清朝的“金油车桥”、中国共产党人种下的革命火种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生活碎片。

“空间设计上,我们在保留一定时代感的同时,植入了大量的现代元素,咖啡文化、书香文创都在这里找到了它们的归宿。”庄建铜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还原80年代供销社的橱柜和营收台的样子,装修团队把原本定制的原木色柜体刷上了墨绿色油漆,而装满柜台的一个个老物件,一部分是他们在村委会的帮助下,花了近半年时间,去当地村民家里搜罗的,另一部分是由竖新抗日战争博物馆友情赞助。

据介绍,油车桥镇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凭借兴盛的土布贸易与榨油业务,成为了当时崇明最富庶的四大集镇之首。这座历经百年沧桑的老镇,曾有着“金油车桥银堡镇”的美誉。油车桥镇曾是崇明最繁华的商贸市场,其中一处供销社就是如今壹琳书局的前身。“我们知道这些历史之后,希望能通过设计让老屋焕新,让这个金字招牌回归。”庄建铜希望,历史文脉可以更好地传承下去,正如书局的名字“壹琳”一般,拥有美好的寓意。壹字取“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意,琳字寓意珍贵如玉,意思是希望书局能够越办越好,且能有更多红色文化场馆在崇明涌现,将“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

来源:上海崇明

编辑:施琦蕾

审核:邢峰

·热门推荐 ·
2025上海市民文化节舞蹈大赛(崇明赛区)成功举办
2025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系列赛暨长三角皮划艇水上马拉松大赛火热报名中
夏日好“食”光,跟着崇明竖新的这份“美食地图”开启舌尖之旅
东滩湿地1.5万平荷花盛放,邂逅崇明至美夏日
崇明新城公园的音乐喷泉要重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