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如何安心挑选儿童食品?学会读懂标签背后的营养密码→

转自:上海杨浦 2025-08-11 16:30:45

近年来,不少家长在为孩子选购食品时,往往更青睐标有“儿童”标识的商品。然而,面对市场上纷繁复杂的儿童食品,家长们也陷入了新的迷茫:这些食品是否真的更贴合孩子的成长需求?怎样科学地挑选出真正有益于孩子健康的食品呢?市卫健委发出提醒:要想解开选购时的困惑,关键在于读懂食品标签里隐藏的营养信息。一起来看↓

01

“零添加”≠更健康

许多食品企业抓住消费者崇尚“天然”、抵触食品添加剂的心理,采用“零添加”“无添加”等宣传话术,以此招揽消费者下单购买。但实际上,这些表述仅仅是对生产环节的一种描述,和食品最终成品里配料或成分的实际含量并非完全一致,也不意味着就更健康。比如,“0蔗糖”并不意味着该商品完全不含糖分。

为防止这些“宣传说辞”对消费者造成误导,新出台的预包装食品标签准则明确规定,禁止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词汇对食品配料作特别突出宣传。

倘若消费者想知晓食品的真实特性(涵盖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状况),不妨仔细研读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等食品标签上的信息。

02

营养标签有助控糖控油

近年来,超重肥胖现象备受社会各界瞩目。此次《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修订后,在所标注的营养素种类方面,将必须强制标示的营养素范畴从“1 + 4”拓展为“1 + 6”。也就是说,除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之外,新增了糖、饱和脂肪(酸)这两项。家长能够依据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实际需求来挑选产品,进而科学把控孩子对能量、脂肪、糖等营养素的摄取量。

除了营养素标注范围的扩大,预包装食品还需标明“儿童青少年要防止盐油糖摄入超量”,期望借此引导儿童青少年了解盐油糖对身体健康产生的影响。

03

致敏信息更易读

为确保食品安全,最大程度减少食物过敏情况的出现几率,待新标准正式推行后,我国食品标签将强制要求标注致敏物质相关信息。

当预包装食品采用含麸质的谷物、甲壳纲类动物、鱼类、蛋类、花生、大豆、乳类、坚果这八大类食品及其制品作为食品原料时,需在配料表里通过加粗、添加下划线等突出显示的方式,或者在配料表下方借助致敏物质提示语句,来告知消费者食品中所含有的致敏物质。

对于有过食物过敏经历的孩子而言,往后食品标签上关于致敏物质的提示信息将更便于查找。

资料 | 市卫健委

编辑 | 李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