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长宁 > 文章详情

好“忆”朵美丽的小蓝花!长宁这间“公益照相馆”火了!

转自:上海长宁 2025-08-10 21:49:24

“咔嚓”一声,留住光阴。在安化路123号的小蓝花市民中心里,一间“公益照相馆”唤起了不少市民的记忆……


“来,叔叔牵着阿姨的手,想想当年恋爱的感觉……”在复古的五斗橱和珠帘前,老年夫妻坐在靠背藤椅上,手挽着手,露出甜蜜的笑容。



“自从搬回江苏路,我们有30多年没正式拍过照了。”今年77岁的鲍阿姨告诉记者,“平时都是在餐桌前随便拿手机照一张,这次是儿子看到了这个公益活动,拉着我们俩口子和孙子一起拍,总算有了一张正式的合照。”而小蓝花市民中心里的设置也勾起她的回忆, “我是在这里出生长大的,以前的小学现在变成了幼儿园,这里之前还是一家超市……”鲍奶奶对这片街区的变迁如数家珍。



小蓝花市民中心是上海首家区级老年认知障碍赋能支持中心,也是第一个面向全龄、全域,以关爱记忆为特色、融入街区特质的社区嵌入式市民中心。此次打造的“小蓝花公益照相馆”,以“记忆中的对话”认知障碍主题展览为场景,一比一复刻了老上海家庭,空间内满是花砖、珠帘、老式台灯等满满细节,唤起长者熟悉的生活记忆。


“回忆疗法是认知障碍干预中一种重要的非药物手段,通过引导回忆、拍摄照片,可以帮助老年人重新建立更健康的亲密关系。”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小蓝花市民中心也鼓励更多老年人走出家门、走进社区,增强和社区的互动,促进社会交往。”



今年6月中旬,小蓝花市民中心于线上开启摄影师志愿者招募,吸引了一批专业摄影师及摄影爱好者的关注并踊跃报名参与。精选的5位摄影师,既有本地居民,也有来自长宁区现代影像艺术家协会的专业老师。“我从事摄影工作已有了50多年了,能到这里来帮老年朋友们留下他们的记忆,对我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常常在社区进行公益服务的摄影师陈伟国笑着举起相机,为市民定格一张张笑脸。“看到大家热情洋溢地参与拍照,很有活力,作为摄影师也感觉很幸福。”摄影师朱光符表示。来自区现代影像艺术家协会的志愿者杨阿姨一直在旁引导市民们“摆pose”,“来,手臂挽着,大家自然点,好——”在这个特别的地方,市民们留下了特别的记忆。



除了合家欢,还有不少长者们成群结伴来拍“闺蜜照”。今年74岁的周阿姨是江苏路街道一支老年旗袍队的领队,带着旗袍队的其他老姐妹来到这里拍照。“我们9个人今天一起来拍照,都特地穿上了旗袍。”周阿姨说道,“退休之后,我们这群老姐妹有参加旗袍队的,还有参加舞蹈队的,平时大家都爱拍照,也想在这里美美地拍照纪念下。”照片里的阿姨们体态端庄,抬头微笑,富有活力之美。周阿姨发在朋友圈里的照片收获了不少点赞,也吸引了不少老年人来到这里。


“我们希望通过在小蓝花市民中心里提供公益摄影服务,帮助市民在这个具有特别意义的空间里留下生活化的记忆,唤起他们社区生活的热情,同时也能为老人提供认知障碍干预的资讯和服务。”项目承接方社趣更馨营造中心主理人许引兰告诉记者,“有一对银婚老夫妻来拍合照,叔叔患有认知障碍,被推荐来到这里参加活动,我们专业机构的工作人员正在帮助他联系专业照护资源。”



作为老年认知障碍赋能支持中心,小蓝花市民中心揭牌成立的一年多里,在市民政局指导下,区民政局和江苏路街道源源不断地为老年群体提供各类脑健康干预活动服务。据小蓝花市民中心主理人姜艺华介绍,目前,小蓝花市民中心里最火热的“脑力健身房”安排了长者们的课表,通过身体锻炼、脑力训练、心理疗愈等多类型活动,全方位提升老年人脑健康水平,帮助他们健康享老。


“我今天是第一次来,感觉这里有很多我们老年人可以参与的活动。”鲍阿姨说,“之后我也想有空来这边坐坐,学学新东西,丰富一下晚年生活。”



目前“小蓝花照相馆”仍在进行中,欢迎感兴趣的市民朋友们预约报名参与~

部分图片来源于社趣更馨营造中心

撰稿/摄影:谭奕茂

编辑:陈 莎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