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静安 > 文章详情

持续便秘十五年,还患上焦虑症……上海十院让患者沉疴得愈

转自:上海静安 2025-08-10 12:40:26

从30岁到45岁,持续便秘15年;平均5天才能排一次便,最长一次憋了15天;各种通便中西药用遍,剂量逐渐加大却收效甚微;烦躁、易怒、失眠、焦虑症……人到中年的康女士被顽固性便秘折磨得身心俱疲。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功能肠道外科在便秘诊疗上颇有心得,康女士便慕名来院求治。经一系列检查与评估,确诊为“慢传输型便秘”。最终,通过耗时150分钟的“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联合回肠直肠吻合术”,让她成功摆脱泻药,一身轻松。

“患者主观疗效:很满意”

“态度:很满意”

“微创手术”“术后生活质量高”“问诊详细”“理解病人焦虑”……

在一在线助医平台,患者康女士写下了一封特殊的感谢信,沉疴得愈的欣喜通过一个个关键词表露无遗。这份轻松与畅快,她期待了整整15年。

日历翻回到15年前,刚而立之年的康女士开始遭遇排便困难。为解决便秘问题,她尝试了多种方法,先从调整饮食、改变生活方式入手,结果收效甚微。之后,她就变身为“药罐子”,各种具有“润肠”“消导”“通便”甚至“峻下”功用的中西药物都一一尝试,但是初用有效,随后便疗效递减。

10年前开始,常规剂量的泻药对康女士来说已经无效,只有一种网红泻药“小红丸”(比沙可啶)能稍稍解决问题,但一次须服下30粒才有用。如此超大剂量用药背后的风险,她心知肚明,于是又转投针灸、按摩、灌肠等非药物疗法,然而全都效果欠佳。多番尝试之后,她渐渐失去治疗的信心,认为余生都将在便秘的痛苦中度过。

伴随生理的痛苦,康女士的心理健康也每况愈下,烦躁、易怒、失眠……最终被确诊为焦虑症,每日在服用泻药之外,又“加码”了抗焦虑药。

患病15年来,康女士跑遍全国多家医院,尝试过各种疗法,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直到在网络患友论坛中了解到上海十院功能肠道外科在顽固性便秘治疗上颇有特色,便抱着一线希望前往就诊。

今年,康女士来到田宏亮医生的便秘肠梗阻专病门诊。根据医嘱,她接受了结肠传输试验,结肠气钡造影、排粪造影,盆底磁共振,球囊逼出试验等专项检查,最终诊断为“慢传输型便秘”。这是由于结肠蠕动减缓,导致粪便在肠腔中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过度吸收而引起的慢性便秘。

对轻、中度患者而言,可以使用促肠动力药、高渗性泻药等药物以及生物反馈疗法,但康女士病程迁延达15年之久,之前又有大剂量使用多种泻药的历史,上述常规疗法已难奏效,只有通过手术切除已失去正常蠕动功能的结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经过一番医患沟通,康女士同意了诊疗方案。

随后,便秘肠梗阻专病门诊田宏亮医生主刀实施了“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联合回肠直肠吻合术”,即切除病变结肠,将回肠末端直接“接到”直肠上。耗时150分钟的手术十分顺利,术后3天,康女士就顺利排便了。恢复饮食后,排便次数从最初的每天4至5次,逐渐控制在每天3次左右(因切去了结肠,整个消化道长度缩短,排便次数会相应增加),15年来她终于体会到不用泻药自主排便的畅快。

除了治疗生理上的疾病,田医生还十分关注患者的“情绪价值”,正如康女士在网络留言中所写,“住院期间田医生几乎每天都很有耐心地询问术后情况,感觉很暖心,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医生。”躯体与心灵的双重疗愈,不仅让她告别了超大剂量的泻药,甚至连抗焦虑药也不再需要,每晚都能安眠。

与康女士有同样或类似遭遇的患者,在上海十院功能肠道外科并非孤例。功能肠道外科聚焦顽固性便秘、巨结肠、放射性肠损伤、肠梗阻、短肠综合征、腹腔感染、肠瘘和炎症性肠病等疑难复杂胃肠疾病的外科治疗,作为中国菌群移植发起和标准制定单位,引领我国肠道菌群移植的发展,制定相关指南规范6部,通过菌群移植治疗复杂肠道内外疾病达2万余例,总有效率达67%,为国内外单中心治疗例数最大、疗效最佳的单位之一。

记者:罗欣悦

编辑:徐悦琳

资料: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