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嘉定 > 文章详情

热浪滚滚下,一阵“凉风”从邻里中心吹向城市里的奔波者

转自:上海嘉定 2025-08-10 09:59:26

当热浪袭来,城市的角落总有一些身影仍在奔波。烈日之下,他们送餐、运货、清扫街道,用汗水守护城市运转。在嘉定,遍布各街镇的“我嘉·邻里中心”敞开大门,为这些户外劳动者撑起一方阴凉,送上一杯冰镇绿豆汤,一席歇脚之地,一份来自社区的温柔心意。

一碗绿豆汤的温度

一片社区联动的关怀

“天气这么热,有空调、有冰水,还有绿豆汤,真的太舒服了。”8月6日下午2点,骄阳炙烤着大地,在嘉定工业区娄塘“我嘉·邻里中心”的新马力嘉门口驿站里,外卖员小郑刚把电动车停好,摘下头盔,坐到座椅上舒服地叹了口气

邻里中心的工作人员递给他一杯志愿者刚刚做好的绿豆汤,冰凉清透中还漂着几片薄荷叶,清香扑鼻。“这是我们娄塘社区志愿者们中午刚刚做好的,那边有冰块,需要的话可以自己加。”娄塘社区党总支书记周丽说。

书架上整齐摆放着各类读物,头上空调的扇叶正上下摇摆吹着冷风,墙角冰箱里放着冰镇盐汽水、电解质水、酸梅汤等饮品,桌上的插座上还插着三个充电器……短短一个小时里,快递员、外卖员、环卫工人等络绎不绝,有人脱下反光背心、趴在桌上小憩,有人把手机插上电源,顺便翻翻书架上的杂志和漫画。这处“清凉驿站”,俨然成为他们在高温天中最期待的一站。

两天来,这样的“桃小溪绿豆汤”已发出近200份。值得一提的是,得知邻里中心为户外工作者送清凉后,社区周边不少爱心企业也加入了进来。“我们第三片区新兴领域的商户们听说社区在做送清凉活动,就主动送来20斤冰块,说一定要帮帮这群辛苦的小哥。”周丽笑着说。

娄塘社区内的禹辉禾寓党群服务站得知活动后,第一时间捐赠了十余箱饮品,“考虑到户外工作者的工作特点,我们提供了酸梅汤、电解质饮料还有盐汽水等。”禹辉禾寓党群服务站负责人吴佳怡说,“我们自己企业也有不少一线员工,知道他们的不容易。这次也希望为周边的小哥们提供一点支持,让他们在这里歇歇脚,补补水,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从汤底到冰块、从志愿者到爱心企业,每一份绿豆汤,都是社区联动的成果。“其实我们不光是在送一杯饮料,而是想让他们知道,社区的爱心都在里面,我们在意他们。”吴佳怡说。

从“你在意我”到“我也有责任”

延展城市温度网格

娄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长黄媛告诉记者,自从驿站设立以来,原本冷清的小屋热闹了起来,小哥们的身影频频出现,他们也逐渐成为社区“编外志愿者”。

住在娄塘社区的外卖员小何每天下午不忙的时候总会来驿站坐坐,不仅帮忙打扫驿站内卫生,遇到邻里中心组织活动,还会抽出空来在现场当志愿者。

“我们平时都在外面东奔西跑,在这边租房子其实就回来睡个觉,但是自从听朋友介绍来了这边驿站后,我感觉这里就是我在上海的第二个家,自己也有了责任感和归属感。”小何一边给记者翻看手机里的照片一边说,“除了像这种高温天免费提供绿豆汤、冰水等,有时候节假日、春节的时候还给我们小礼物,社区的老师们都很关心我们,邀请我们一起参加活动,感觉像一家人一样。”

黄媛坦言,正是这些双向的支持,社区治理才有了真正的温度,“哪家商铺门口有堆物、哪里地面湿滑,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告诉我们,我们能够第一时间处理。有人说他们是移动的探头,其实他们就是社区的好邻居。” 

这一切看似细微,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与社区的关系。户外劳动者从服务者变成共建者,从“社区门外的人”变成了“治理网中的节点”。他们的反馈、提醒和建议,成为社区日常管理的重要补充力量,也反过来推动着邻里中心更好地“以人为本”。

不仅娄塘“我嘉•邻里中心”如此,这个夏天,嘉定63家“我嘉·邻里中心”中已有45家设立了户外工作者服务点或驿站,为高温下奔波的户外工作者提供喝水纳凉、充电休息、读物放松等服务。

在菊园新区,“我嘉·邻里中心”配有便民饮水设备、移动风扇,供环卫工人歇脚;在外冈镇,中心内的小哥休息驿站还配备充电插座、血压计等;在安亭镇,不止于解暑,邻里中心内还设有“清凉书架”,为等单的小哥们提供读物,陪他们度过静谧的片刻时光。

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群众响应,“我嘉·邻里中心”正在成为这座城市治理温度的新标识,共同为这群烈日下的劳动者撑起一片荫凉。不只是绿豆汤,不只是空调风,更是一种“我们在意你”的关怀和共建共治的温情写照。

撰稿:秦建

摄像:张晓冬

编辑:袁悦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