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真童趣用心理“游园会”的方式去表达,是不是听起来就很有趣?日前,程家桥街道社会心理服务站将“走进心灵港湾”主题日活动送进了爱心暑托班,让孩子们在趣味心理体验中探索自我、表达情绪与感恩。
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心理“游园会”既要突出趣味性也要兼顾知识性,对此,活动区域经过精心布局方便大家围坐在一起,面对面的方式更容易激发孩子们的参与热情。
现场,心理“游园会”设置了多个活动内容,如“心灵面具”:绘出独特自我,让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专属心情色彩;“情绪漂流瓶”:帮助情绪感受具象化,用五颜六色的彩砂填充心灵感知;“感恩拼贴诗”:传递爱与关心,选择最想表达的语言诉说感恩。
面对多样的面具形状与色彩,大家脑洞大开,有的以明亮黄、活力橙为主色调,绘制出阳光面具,表达活泼、友爱的个性;有的用神秘紫搭配梦幻蓝勾勒探索面具,象征对未知的好奇……此时,同学们化身“心灵画师”,一笔一画,颜色交织、叠加,一个个专属“心灵面具”不断诞生。心理咨询师表示,“心灵面具”是艺术创作,更是同学们对内心的一次温柔审视,让大家清晰感知“我想成为怎样的自己”及“我希望如何被他人感知”。
心理咨询师介绍,“情绪漂流瓶”可以帮助大家学会觉察、感知、表达情绪,用创意留存心境。挑选出自己喜欢的漂流瓶后,孩子们热情高涨,手持彩砂开启一次“未知”的具象化情绪表达,如暖色系彩沙层层叠叠铺满,让“快乐”散发阳光活力;填上清新蓝绿沙,诠释“开心是像海风拂面的自在”;把棕灰黑混杂摇匀,觉得“悲伤就像黑色的旋风”等,补充上贝壳和彩珠的点缀,成为了孩子们专属的情绪标本。“下周就是妈妈生日了,所以我想做一个幸福漂流瓶给她”“我爸爸之前去过巴黎,所以我想做巴黎铁塔形状的漂流瓶给他看”……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分享着彼此的秘密。
“露珠在草尖打秋千,影子跟着我长大,爸爸的肩膀像大山,亲情是温暖港湾。” 活动中,一个学生精心挑选一张明信片和几句感恩诗句,用心拼贴组成诗词,并签上对方的称呼和自己的名字,传递爱与关心。
为探索与家人、朋友的关系,孩子们用拼贴诗承载爱与关心,当他们把感恩卡片带回家中,就会让温暖的亲情流淌起来,教会大家以行动传递感恩,让分享成为习惯。
此次“心理游园会”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以心灵探索为笔、情绪表达为墨、感恩传递为纸,在趣味体验中收获心灵滋养。
部分图片来源于程家桥街道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站
撰稿/摄影:闫 漫
编辑:史焕焕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