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太灵哦!”翔殷路268号长海路街道阳光康健驿站内,64岁残障人士陈鸿珍一边两腿直蹬健身车,一边高兴地说,“平时我们只能在小区里锻炼,现在也有了自己的‘专属天地’!”
8月8日,恰逢第17个全民健身日。在这个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日子里,杨浦区长海路街道为全新打造的阳光康健驿站揭牌,标志着这一座专门面向社区残障人士开放的“无障碍健身房”正式启用。
这座集专业康复、便捷服务与暖心关怀于一体的“健康魔方”,正在让健身激发社区生活新活力,成为社区残障朋友们畅享运动、拥抱生命的新家园。
量身定制的“健康魔方”
伴随着喜庆的红绸飘落,长海路街道阳光康健驿站正式面向社区残障人士敞开大门。走进一楼运动中心,灯光明亮,淡黄色的墙面与浅木色的地板相得益彰,流淌着活力温馨的气息。
各式各样的健身设施,吸引了不少残障人士专程前来体验。从主打“坐着轮椅就能舒缓身体”的无障碍轮椅垂直律动机,到可供功能性和倾向性练习的智能肩颈拉伸练习机,再到智能全身线性健身车、全身协调训练机、肩胛拉伸训练机……走进这里,似乎全身上下都能得到“喘息”。
部分有需求的残障人士,也可以绑定这里的智能设备账号,进行实时心率监控和运动情况记录。“之前一直不知道能去哪里锻炼,健身房不适合我,生怕‘用力过猛’,现在街道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原来运动锻炼也可以这么温和,这么舒心。”有体验者直言,“我以后肯定经常来!”
会爬楼梯的“魔法座椅”
驿站带给残障人士的惊喜,远不止一楼的先进器械。通往二楼的楼梯拐角处,一台米黄色的“座椅电梯”镶嵌在轨道上,成为解决“垂直障碍”的重要工具。腿脚不便者坐上去后,一按按键,就能自如地上下楼,平稳且静音。
74岁的傅老伯拄着拐杖前来,见到这台“魔法座椅”,他放下拐杖,稳稳上座体验。当“座椅电梯”的履带开始咬合轨道,载着他缓缓上行时,他的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还不忘和一旁等候的老伙伴们开开玩笑:“我先上楼探探路,二楼见!”
“对我来说,上楼梯是件很困难的事。通常我在外面参加活动或是参观场馆,凡是二楼我都不上去,因为拄拐难行。没想到今天,这个问题解决了!”傅老伯上下体验了一圈,忍不住为驿站的无障碍设施点赞,“这个椅子特别稳当,运行的时候完全没有颠簸和卡顿,让你感觉很安全、很放心。非常好!”
除了“座椅电梯”以外,驿站内还配备了许多无障碍设施,如入门坡道、无障碍厕所等。残障人士正常出入,终于实现“健身无阻”。
便民暖心的“一站式服务”
记者了解到,驿站二楼是街道残联工作人员的办公区,与一楼服务台数据连通。之后,如辅具申领、理赔申请等业务可以在这里一站式办理,方便大家“健着身就把事儿办了”,高效又便捷。
“相当于楼下是受理业务的前台,楼上是审核办理、整理台账、上传资料的后台。楼上楼下串联起来,一旦残障人士在业务办理中遇到了任何问题,一分钟的功夫,二楼的工作人员就能下楼来具体沟通、分析、处理,减少不必要麻烦的同时,办事效率也将大大提升。” 长海路街道残联专职干部朱靖轩介绍道。
在地理位置上,这处驿站也经过精心挑选,处于长海路街道的“黄金便民中心”。这里的马路对面就是洪东社区卫生服务站,相隔200米就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也就是说,配药、健身、办业务半天搞定,让残障人士“少跑腿”。
朱靖轩说,“前期针对选址问题,我们街道内部就商量、走访过很多次,最后选定了这里。还是希望能把握残障人士的实际需求,多提供‘一站式服务’,让他们实现办事、康复、运动等各种需求的‘一站式满足’,实现‘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不断提质优化。”
据悉,长海路街道阳光康健驿站位于翔殷路268号,开放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8:30-17:00,欢迎社区残障人士前往体验。